“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自空中作战诞生以来,如何从空中夺取海上作战优势便成为军事家深入思考研讨的课题。随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空中作战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到来,从空中夺取海上作战优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信息优势。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作战优势的形成极大依赖于获取信息优势。谁掌握了信息优势,谁就能更多地掌握和保持对抗优势以及战场的主动权。从外军的作战实践来看,谋求信息优势应重点抓住“弱敌降效”和“强己增能”两个方面。着眼对手作战体系对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依赖,把破击对手信息获取网、信息传输网和指挥控制网始终放在最优先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抑制对手战场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共享,打乱指挥控制的信息流程,降低其信息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己方网络化信息体系的联通性和渗透性,把信息与指挥、信息与火力、信息与保障等紧密结合,通过对信息的充分利用,提升己方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
战争实践表明,信息技术是空中作战体系的强力支撑,是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关键所在。因此,空中作战体系构建要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强化“网络电磁空间”理念,使体系作战能力不断跃升;要大力借助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实现对作战能力要素的结构优化和系统集成,聚合各种作战力量,提高作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强化空中作战体系的数据库建设,通过数据优势赢得信息优势,进而巩固和发挥体系功能;要特别关注信息网络的运行和信息的获取、传递及处理,实现对作战行动的自主、灵活、高效地指挥与控制;要通过信息流主导物质流,控制能量流,努力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谋求行动优势。行动优势是作战力量在作战行动中,通过对战场信息和指挥决策的有效运用,充分释放各作战单元战斗力,使己方与敌方相比形成的一种高位势作战态势。行动优势是空中力量夺取海上方向作战优势的最直接手段,主要体现在信息优势、决策优势是否能迅速高效地向作战行动转化,实现各种作战行动的自主性和实时化,主要包括优于敌方的全天候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快速自由的立体机动能力、有效生存的全维防护能力和实时到位的综合保障能力等。谋求行动优势,必须充分转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特别是在作战实施阶段,要通过无缝隙、高速率的指挥信息网络,以统一的格式规范指令,使部队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指挥员的意图,密切掌握各自的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信息化智能化作战,没有快速精确的作战指导,就不可能赢得先机,不可能夺取海上方向的作战优势。为此,要综合运用各种侦察监视力量,充分发挥指挥网络信息体系的作用,快速感知、传输和处理战场信息;要优化指挥流程,优选作战方案,精确筹划,快速决策,及时准确地组织指挥作战行动;要采取多种机动方式,提高兵力投送速度,迅速展开作战部署;要打破传统的机动模式,注重以信息机动、火力机动替代兵力机动;要发挥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作用,准确控制打击点位,有力打击敌方重心;要及时、精确评估作战效果,适时调控部队行动,力求速决制胜。
获得体系优势。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的空中力量海上方向作战,是依托网络信息体系和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物理域、信息域等进行的全方位体系对抗。双方对抗的结局不是单纯取决于武器和人员的战损累计,而是取决于作战体系的持久支撑能力和完整性。一旦作战体系被破坏,很可能出现武器装备和人员损失虽小,但却因丧失体系优势导致作战能力迅速削弱,进而招致失败的情况。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虽然没有遭受重大伤亡,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但已无力对抗北约强大的空中作战体系,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约。拥有了体系优势,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作战优势,体系越完善、越灵活,优势就越大。因此,空中力量夺取海上方向作战优势的终极目标是夺取体系优势。体系优势是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的聚合体,只有将它们整合为作战体系的整体优势,才能真正获得战场主动权。
传统空中力量海上方向作战,体系对抗处于相对的低级阶段,各分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联系松散,各作战单元“内涵固定、边界清晰”,对抗是在各自的空间范围内厮杀。而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的空中力量海上方向作战,由于作战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体系对抗的强度和范围必将更加激烈与广阔。因此,空中力量夺取海上方向作战优势,必须把体系制敌作为作战指导的着眼点和出发点。贯彻体系制敌的作战指导,应注重综合使用各种先进侦察手段,全面实时地掌握战场情况,为各级指挥机构和部队乃至武器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情报信息;注重通过信息有效融合作战平台功能,形成信火一体的打击能力,对对手形成局部优势;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实施完全自主的“非对称”攻势作战,盯住对手作战体系的要害打,综合我之优长打;瞄准对手作战体系的重心和薄弱环节,通过强有力的作战行动,迅速摧毁和瘫痪其作战体系,从而快速达成预定作战目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