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腊味渐浓。1月19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岩脚侗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村民们正忙着制作香肠、腊肉、猪血丸子等传统美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做准备。
走进岩脚侗寨,村民们正沿袭着古老的腊味制作传统。据当地科技特派员彭英介绍,村民们采用农家现杀的土猪,经过精心挑选肥瘦适宜的猪肉后,手工将肉切成片,并用盐、料酒以及花椒、辣椒、八角等调料腌制,确保香肠的口感与风味。
腌制完成后,将猪肉灌入洗净的猪小肠中,并用手轻轻挤压,让肉丁分布得更加均匀,同时排出其中的空气,使猪肉紧密填充在肠衣内。经过晾晒和烟熏,香肠被整齐地挂在屋檐下,在微风和暖阳下,渐渐渗出油脂,变得油光发亮,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除了香肠,岩脚侗寨的村民们还会制作猪血丸子。他们将新鲜的猪血与豆腐、猪肉碎、荸荠混合,加入调料后手工搓成丸子,再进行烟熏处理。这些传统腊味不仅是村民们自家餐桌上的美味,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价格一般是五六十元一斤,农民可以创造一部分收入,也让我们全国各地的游客、顾客们能够吃上我们家乡的年味。”彭英开心地说。
如今,岩脚侗寨的传统腊味制作习俗得以在村内代代延续,并借助电商的力量拓展至更广阔的市场。村民们精心制作的腊肉、香肠、腊猪头、腊猪脚、腊鸭子等腊味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成功销往了内蒙古、北京、长沙、浙江等地。截至目前,腊味年货销量已达两百斤,为村民带来了约一万元的经济收入,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的有效融合,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孙文月 明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