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内蒙古准电公司职工子女暑期兴趣班正式开班,为新学期的79名少年儿童送上“托”底守护。
作为该公司最受职工欢迎的“传统项目”,如何在传统托管模式下创新服务内容,展现企业特色,不断提升兴趣班的吸引力、职工向心力和企业凝聚力?答案就在每一处用心的细节里。
强化基础保障。该公司依托“职工之家”丰富完善的场馆设施条件,将活动室变身文化课堂,运动场馆变身兴趣拓展课堂,在不断强化设施保障的同时,每年还会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兴趣班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7年间已累计投入30余万元用于聘请专业教师、购买学习材料。
充分摸底调研。自2016年开班以来,该公司不断总结经验,以全面满足孩子们的学娱需求。首先,通过调研职工子女兴趣爱好,按需下单学习课程,保证孩子们想学的都能学到;其次,提前下发预报名表,梳理职工子女信息,按照年龄将暑期班分为小龄班和大龄班,并根据教学内容错峰编制课程表,贴心服务,兼顾全局。
精心组织实施。为保障教学质量,该公司特聘请专业培训机构老师上课,同时为了保障培训期间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除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明确监管责任外,还为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安排职工及家属志愿者协助代课老师维持课堂秩序、监督教学以及反馈意见建议,精心组织,稳妥实施。
科学设计课程。全面落实“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的号召,科学设计兴趣班课程,不断创新,办出准电特色。今年,该公司创新教学模式,各科均开设“课前5分钟”,学习诵读《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知识,以全员阅读滋润心灵,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从开班初期只设立三门主科,到今年的文化课+“小三门”,既照顾职工子女需求,又结合当前教育教学趋势,以兼具“托-管-教”为一体,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动手实践、体能训练、兴趣拓展等课程,在启迪孩子们心灵的同时,强化身体锻炼,全方位助力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准电公司以贴心服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此项惠民工程在解决职工子女暑期“托管难”问题的同时,丰富了职工子女暑期生活,使职工的归属感和孩子们的体验感得到“双提升”,获得员工、家属及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