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傍晚,南京市浦口区赵湖村,暑热渐渐褪去。村口古井旁,村民拎着一桶刚打上来的清水浇灌菜园,这一幕恰巧被正在这裡写生的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王予程捕捉到。蓝天白云下,绿菜地间的忙碌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写生画卷。
在赵湖村,这样的写生身影随处可见。村口石凳下、露营基地中、芦苇浮动的河水边,都有他们专注创作的模样。“这裡自然淳朴又有文艺气息,是天然的写生胜地。”王予程说。
赵湖村是浦口区汤泉街道新金社区下辖的自然村,村子不大,仅32户村民,从村头走到村尾,半小时足够。这个百年古村落至今保留着古建筑和石刻艺术,却因偏僻鲜為人知。
改变始於2021年,当时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浦口区文联啟动“艺术点亮乡村”计划,探索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依托新金社区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合作基础,双方开啟了探索。正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副院长刘春所说,“偏僻村庄的沉寂,与艺术创作所需的空间土壤,让双方一拍即合。”
2022年底的一场“為乡亲画像”活动,像一颗石子投进赵湖村的湖心,漾开层层涟漪。南京艺术学院的数十名师生走进乡村,為30位村民免费画像,村裡的老人第一次站在了艺术舞台的“C位”。
一位年逾古稀的村民起初还有些拘谨,后在家长裡短的闲聊中,老人才渐渐放鬆下来。创作完成后,画像被精心装裱,配上射灯,陈列在老人的堂屋裡。每当有游客来参观,老人总会热情地指着画像介绍自己。
这场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艺术走进乡村的大门。此后,书画展、非遗展、雕塑展接连在村裡办了起来。為了更好地承载这些艺术成果,赵湖村逐步对房屋进行了改造,渐渐有了堂屋、画室、艺术空间等场所。
2022年,赵湖村引进打造85亩黑莓基地,去年迎来首个旺果期。“这裡拥有全球70%以上的黑莓品种,我们正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发展农文旅融合產业。”基地负责人薛源直言,当初正是看中了这裡的老村肌理与艺术活力,“写生带来的人气是一个重要原因”。
上季採摘结束后,73岁的村民丁伯秀领到了2600元工资,“年纪大了回村,有了黑莓基地,採摘个把月就有一份可观的收入。”目前,黑莓基地带动周边近35户村民就业,累计增收17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2万元。
艺术带来的“流量”催生了更多產业。婚纱摄影老板嗅到了新商机,将赵湖村的田园风光和雕塑作品作為天然影棚,人气陡增﹔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回乡种植马齿莧,带动当地用工510人次,村民增收约6万元﹔随着非遗文创设计室等入驻闲置农房,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将艺术影响力转化為產业发展动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產业落地,给村庄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我们才感觉这条路走通了。”新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宇超说。目前,赵湖村正在打造咖啡馆、非遗创作、文化空间等新业态,本月底将正式入驻。
变化不仅在產业,更在村民心中。持续的艺术浸润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普及了乡村美学,让村民从观望转為积极参与。
84岁的村民马维龙主动改造自家百年老宅,将堂屋用来陈列乡村史料,成為村裡最年长的“村史文化讲解员”。
“艺术不是悬浮的装饰,而是能在泥土裡结出‘金疙瘩’的种子,我们正努力让设想变成现实。”刘春说。2022年,赵湖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今年年初获评“金陵艺术村落”。
在浦口,像赵湖这样的“艺术村落”已有6个:响堂村成了“艺术山谷”,九华村成了“摄影之家”,大桥村主打戏曲,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艺术标签,它们依托特色串起“写生经济”產业链。
作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浦口区将文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形成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浦口区共接待游客1259.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67.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3%、11.76%。
7月初,浦口区出台《关於培育写生经济的扶持办法》,精选老山、临江和汤泉三大片区65处写生点位,与50家单位共建写生创作基地。全区正串起“风景—写生—消费—產业”的价值链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