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轻薄本」这个品类的代表,LG 旗下的 gram 笔记本或许会是不少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产品。
凭借屡屡创纪录的重量,以及优秀的设计和屏幕表现,LG gram 发布 10 年以来一直被消费者视为轻薄笔记本的标杆,特别是 16 和 17 英寸的大屏版本,同尺寸下鲜有对手。
在今年的国际电子消费展(CES)开幕前夕,LG 官宣了即将在展会上亮相的三款全新 LG gram 笔记本新品:gram Pro、gram Pro 二合一,以及一个全新的入门级型号 gram Book。
先看看销量担当的 LG gram Pro,这次有两个版本,搭载不同的处理器,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搭载英特尔 H 系列,也就是「Arrow Lake」代号处理器的版本配备的是 LG gram 标志性的 17 英寸大屏,还搭载了英伟达 GeForce RTX 4050 显卡,定位更偏向性能。
LG 表示,这款 gram Pro 笔记本能够很好完成类似图形设计、3D 渲染工作、视频剪辑的重型工作,还能运行 3A 游戏。
即使是 17 英寸的性能本,LG gram Pro 的重量和厚度控制依旧出色:1.47 千克的重量,虽然比上一代稍重,但还是比不带风扇、定位更轻量级的 15 英寸 MacBook Air 更轻;厚度则有所减少,来到 15.8 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用户和媒体都指出,上一代的 LG gram Pro 17 在性能释放方面比较薄弱,轻薄紧凑的机身也导致了比较明显的散热问题,因此其实不太适合用于高强度的任务。
自 Lunar Lake,也就是英特尔 V 系列处理器上市以来,其优秀的能耗和性能表现有目共睹,也让不少用户都在期待它能和 LG gram 系列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答案就在全新的 16 英寸版本 LG gram Pro 中。
比起 17 寸版本,16 寸版本定位更接近传统的轻薄本,重量 1.24 千克,与 13 寸 MacBook Air 持平,厚度则控制在 1.24 厘米,依旧保持了「大屏轻薄」的优良传统。性能自然不比 17 寸版本,但预计会有不错的续航和发热表现,也能很好完成中量级的任务。
显示方面,屏幕参数基本与 17 英寸版本保持一致,2560 x 1600 LCD 屏幕,支持 31-144Hz 刷新率,典型亮度 400 尼特。
已经获得 CES 2025 创新奖的 LG gram 二合一,则是一款大小为 16 寸的特殊形态设备,触摸屏幕可以接近 360 度旋转,并配备了专用的手写笔,重量在 1.4 克左右,搭载了 Arrow Lake 处理器,不过图形性能方面采用的是英特尔 Arc 核显。
摄像头方面,LG gram Pro 和 gram 二合一都搭载 1080P 摄像头+红外摄像头,支持人脸识别功能。
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功能被大量整合进硬件中,如何打造「AI PC」笔记本,成为市场探索的一大命题,LG 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从上一代 gram 开始,LG 就开始在产品中集成云端 AI 能力,而新品则开始探索端侧的 AI 能力。
两款 LG gram Pro 和 LG gram 二合一也都内置 LG 自己开发的「gram AI」功能套件,除了基于云端的 AI 聊天机器人服务(接入 GPT-4o),还首次配备了 LG 自研本地微型聊天机器人 gram Chat,以及一个类似微软 Recall 的「Time Travel」回溯功能,能帮助用户快速查找过去查看过的网页和文档等,目前还没有更多细节。
这次 LG 宣布的新品中不见 14 寸产品的身影,反倒是推出了一个全新的「LG gram Book」入门级型号,用更低的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
只是这个重达 1.7 千克、厚度接近 2 毫米的 gram Book,看起来并没有很「gram」。
这款入门型号还有更多妥协:分辨率只有 1920 x 1080 的 15 寸 LCD 屏幕,刷新率仅为 60 Hz;处理器仅为普通的英特尔酷睿 i5;720P 摄像头,不支持人脸识别。
去年可以说是轻薄本「卷生卷死」的一年:高通和英特尔的低功耗芯片表现都大放异彩,OEM 厂商也得以进一步压缩机身,华为、荣耀、联想等品牌都推出了 1.5 千克以内的相关产品,华为甚至卷到了 1 千克以内。去年推出的 14 英寸 LG gram 笔记本,已经不具备太多的竞争力。
今年的 LG 也尝试调整了方向,这波新品中不见 14 英寸产品的身影,推出更低端的 LG gram Book 试水,主力产品仍然是 16、17 英寸的大屏轻薄本,也搭载了众望所归的 Lunar Lake 处理器,表现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2025 国际消费电子展将在 1 月 7 日开幕,届时我们也会带来更多新鲜明日产品的跟踪报道,敬请期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