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办法到外头去打工,然后把几十年的积蓄,都掏出来,在老家修建洋楼。也许因为盖楼,又成为了负债累累的人。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人在外头赚钱了,就不顾一切地到老家投资,做一个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结果血本无归。
就是条件还好的村落,也往往是阶层固化了。你不信,看看村里的小工程,产品买卖,都是几个熟面孔就占有了,并且长期如此。
70后的一批人,去打工,虽然累,也经历很多,但相对来看,比在老家种地的人,确实好很多。在大城市定居的人,也不少。
作家鲁迅,从少年时就外出,还留学。他在大城市里办刊物,当老师,生活好起来了。因此把父母和孩子也接过去,把老家就彻底放弃了。
有一些家庭,为了办喜事,都要准备好几天,还借用邻居家的房子,用来摆酒席,也要借床铺,安排亲戚们住一晚。
可是你到了四五十岁,也向亲戚求助几次,就会发现一个很怪的现象——平时礼尚往来的亲戚,大多不会帮你。
以此类推,什么同学聚会,你也是和一些有用的人,进行私交。广泛地散发名片,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你都厌恶了。
和你的工作有关系的人,成为了社交的重点。尤其是生意人,把大客户当成 宝贝,过年过节还是要送礼的。
事实上,同样是种地,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也是效果不一样的。机械化的种地,比体力种地,效果好几倍。这也是认知不同。
如果一个人总是困在问题里,总是用老套路去解决问题,往往会失败,毕竟时代在变,社会的格局在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