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威(wēi)武(wǔ)不(bù)屈(qū)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二级建造师 > » 正文

有关威(wēi)武(wǔ)不(bù)屈(qū)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其前半生满怀热血,为了推动民主革命不惜以身犯险刺杀摄政王载沣,还在狱中留下了“

  ”的豪言壮语;其后半生却沉溺于权力争夺,被蒋介石击败后竟然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成为了最大的汉奸卖国贼。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同理,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似乎也有默默坑害他的女人,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就是这样一个推波助澜的女人。

  ”之一,汪精卫的外形和气质都是出类拔萃的,徐志摩就曾说过“要不是男人的话,自己一定会爱上对方”。而作为他的妻子,陈璧君即便不是沉鱼落雁之容和闭月羞花之貌,最起码也应该是大气端庄和楚楚动人才对。可实际上,她却是一个又矮又胖的丑女,而且脾气还不好。

  本着尊重和还原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汪精卫和陈璧君的争议人生。为了抵制网易和搜狐等平台的恶意抄袭,本人只得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汪精卫生于1883年5月,字季新,原名汪兆铭,“精卫”只是笔名。他从早年间就开始追随孙中山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为己任。之后,长期作为国民政府的“二把手”,却在日本侵华期间投敌叛国,成为了最无耻的汉奸和卖国贼。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其父汪瑎正在当地担任官员的幕僚。天资聪慧的他自幼就特别争气,肩负起了通过科举入仕以再现家族辉煌的重任。不过,随着父母亲的相继过世,他的未来和前途都变得暗淡起来,只得跟随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

  或许,正是这种寄人篱下的经历,使得汪精卫的内心极不健全,在英俊潇洒和才情出众的背后却是深深的自卑怯懦和优柔寡断。而这种性格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的科举考试,轻而易举就考取了第一名的秀才。同时,他的二哥和侄子也紧随其后,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成就了当年“汪家两代三秀才”的佳线年开始,清政府为了推行洋务运动开始组织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前往国外学习,之后就成为了一种定制。凭借优异的成绩,汪精卫成功取得了留学日本的名额,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将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多个革命团体进行了改组,整合成为统一组织以领导反清革命运动,简称同盟会。除了制定《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外,还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以求成为更具代表性和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汪精卫在南洋期间,每到一处必定发表公开讲演,而且慷慨激昂、口若悬河、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对于他极具鼓动性的言辞,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之击掌称绝,就连日后的政治对手胡汉民也由衷地称赞:

  陈璧君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189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父亲陈耕基是着名的橡胶商人。目睹汪精卫的风采后,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顾对方已有婚约在身却疯狂发起追求,数次碰壁都无怨无悔。

  对于刺杀自己的“逆贼”,载沣自然不会轻饶,很快便下令进行处决。但是,在肃亲王善耆等人的劝说下,清廷最终为了向革命党人展现自己“宽容仁慈”和“民主法制”的一面,将他改判为无期徒刑。

  武昌起义后,全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许多省份都宣布独立,满清政权已经处于苟延残喘之际。为了继续维持统治,隆裕太后一步步被袁世凯掌控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由于对袁世凯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感激,汪精卫出狱后开始劝说孙中山主动让出临时大总统之位。为此,他还参加了“北上迎袁”专使团,希望对方能前来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表现得非常活跃。

  为了珍惜这难得的契机,孙中山不顾个人病情坚持北上,很快就病倒在了北京城。1925年2月24日,宋庆龄、孙科、宋子文和孔祥熙等人来到病榻前,由汪精卫亲自执笔记录遗嘱,更被视为是政治接班人。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一系列的内忧外患,蒋介石与汪精卫再次达成了合作意向,由其出任了行政院长。不过,他对待日本的态度甚至还不如蒋介石,充分暴露出了投降的倾向。

  由于汪精卫的卖国求荣,他在1935年11月1日遭到了王亚樵锄奸团的刺杀。虽然,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一颗子弹却卡在脊柱里无法取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为了提振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蒋介石发表了着名的“

  抵达越南后,汪精卫和陈璧君迅速与日方取得联系,更在河内发表了一份厚颜无耻的“艳电”。内容大致如下:

  1940年3月,汪精卫经过暗中筹备后终于在南京粉墨登场,自任伪政府的副主席兼行政院长,从此开始死心塌地为日本侵华张目。与此同时,成为“第一夫人”的陈璧君也趾高气扬,派头和脾气也愈发见长,甚至丈夫决定的事情都要向她汇报,否则就会搞得鸡犬不宁。

  1940年11月,汪精卫在下楼时不幸摔伤,直接引起了脊柱旧伤的复发。之后,他的双腿已经行动不便,加之中枢神经也受损严重,出现了间歇性的大小便失禁,甚至不能正常处理政务。这下,陈璧君愈发的有恃无恐,更加堂而皇之地“辅政”。

  1942年5月,为了营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汪精卫携伪外长褚民谊等人亲自出访伪满洲国,表现出与末代皇帝溥仪摒弃前嫌的姿态。不过,对方却牢记当年的仇恨,只派出伪满总理张景惠迎接,有意降低了他的接待标准,导致见面的场景异常尴尬。

  到了1944年,汪精卫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极其严重的地步,只得飞往日本进行紧急治疗。3月3日,他住进了位于名古屋的帝大附属医院,医生会诊后确认胸椎骨已经严重变形,虽经手术但还是于11月9日病逝。

  陈璧君深知自己罪恶深重,担心遭到新政府的重审,于是一到提篮桥监狱就开始装病。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狱方将她安排到最好的一间监室,还安排两个年轻的女犯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丝毫没有苛待之意。

  对此,陈璧君却表现得死不悔改,甚至嗤之以鼻。她不仅断然拒绝了宋庆龄和何香凝的好意,还向狱方表示:

  面对陈璧君抗拒改造的态度,狱方并没有进行体罚,而是多次派人找她谈话和教育。对此,她居然还能大言不惭地表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只有一部革命史”!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