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彩礼之风愈演愈烈,几乎成了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在收到来自于男方家的彩礼时,会充分考虑到女儿在出嫁后的生活,会选择将这些彩礼交到女儿手中,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会一并随着嫁妆一并陪送到婆家。
当然,如果娘家的实力雄厚,往往会在女儿的陪嫁上多准备一些,甚至有些家庭,为了让自己女儿在嫁到婆家后,拥有更多的底气,所准备的嫁妆是彩礼的好几倍。
李阿姨和丈夫这一生就两个孩子,大儿子在李阿姨和丈夫结婚不久之后便出生了,可是那段时间,李阿姨和丈夫的生意一直没有多大起色,为了今后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个良好的家庭条件,李阿姨和丈夫不得已之下便将大儿子送到老家,由婆婆来抚养。
或许是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大儿子的的脾气比较坚定,也很懂事,为了让儿子今后有个照应,李阿姨和丈夫又要了一个女儿。
由于女儿从小以来便在李阿姨的身边长大,因此,李阿姨在女儿的身边所付出的情感要比儿子多许多。不过对此大儿子并未提出意见,因为在她的心中,自己的父母和妹妹才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
由于儿子年纪稍长,因此他的婚事比女儿提前好几年,为了儿子的婚事,李阿姨和丈夫可谓是倾尽了所有,不仅准备了车子和房子,就连彩礼也高出当地世俗许多。
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李阿姨也想着让女儿在婆家生活的时候有一些依靠,于是便准备为其陪嫁一套房子。
自从儿子结婚这么多年以来,李阿姨并未和儿媳之间产生过矛盾,李阿姨心中清楚,自己的儿媳虽然样样都好,但是她的嫉妒心比较的强。
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当家里来客看望李阿姨,他们带来的礼品全都被儿媳妇给拎回自己家里,说实在的,李阿姨和丈夫年年有退休工资,而且儿子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收入水平也很不错,李阿姨对客人带的礼品并未有多么看重,当然她对儿媳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小姑子存在,如果自己不拿,这些东西就是小姑子的了,对于儿媳妇的心思,二老也只是笑了摇了摇头。
儿媳一听李婆婆的语气还算温和,她的语气也缓和下来:妈,不是我小气,您想了,现在小姑子出嫁,您陪送一套房子,等小姑子在嫁过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和咱家没有任何的关系。
婆婆一听儿媳这话感到其中似乎有些隐情,经过询问后才明白,原来儿媳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其父母灌输这类思想,认为女儿在出嫁之后便是别人家的人了,陪嫁再多也都是别人家的东西。
也正是基于此思想,这才有了儿媳来找李阿姨这一幕,儿媳认为,李阿姨的所有东西都应该是儿子的,与女儿无关。
但大儿媳不依不饶,坚决反对这件事,最后李阿姨还是生气了:儿媳,如果你心中有气,你不该朝着我撒,你要是觉得你陪嫁有些少,你应该去找你的父母。
结语: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身为父母毕竟会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好好准备,这是作为父母的心意,也是女儿出嫁后的底气,这份爱,本就不该遭到任何人质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