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哲学家德·塞都曾把城市称作一个文本,不过,如果说他只是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概念隐喻,那么,上海市却把它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实践,这就是“建筑可阅读”活动。“建筑可阅读”可概括成三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从1.0版关注物质遗产的建筑,到2.0版关注非物质遗产的故事,到3.0版关注阅读建筑的文明市民,“建筑可阅读”活动正在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升级和深化,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文化领域之外产生溢出效应,大大提升了城市软实力。
“建筑可阅读”活动反映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市民探究一定场所范围内所包含的生活历史的兴趣在不断增长,希望通过保留地方记忆遗产而使场所认同感和社区得以延续。作为一项有良好群众基础、正能量满满的活动,“建筑可阅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它为上海这座城市走向全球文明城市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和激情。只有让市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因此,“建筑可阅读”活动,始于建筑,成于故事,最后的归结点应该是一个字: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