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年,毛主席在延安与黄炎培谈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他自信地说:共产党人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沿着这条路走,就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毛主席即在1947年10月1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迅速成立。
在政协会议的人事议程中,中央人民政府选出了6个副主席,共产党3个,民主人士3个,他们分别是朱德、刘少奇、高岗、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
比如说,黄炎培担任了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傅作义任水利部长、梁希任林业部长、李书城任农业部长等等。
周恩来不得不出面作了解释,说他是同盟会早期会员,是在辛亥革命中是立过大功的,还说他是李汉俊的哥哥。
可惜的是,李汉俊后来与陈独秀、张国焘出现分歧,被开除出党,致使他的名气受损,渐渐不为人所知罢了。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句,李汉俊后来虽然成了党外人士,但他仍然坚持宣传马列主义,在“五卅”运动中,他一如既往地加入反帝队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他旗帜鲜明地声讨伐蒋介石……也正因这样,他遭到了反动军阀杀害。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亲笔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书:“查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这吴禄贞堪称一代奇人。他的家庭背景与李书城有几分相似,他的父亲吴利彬也是个私塾老师,他也是自幼一直随父读书,能文善诗。但和李书城稍有不同的是,他尚侠喜武,喜欢舞剑耍刀,时常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在湖北武备学堂读书期间,写有《投笔从戎争先赴》一文,让张之洞视为“海内雄文”,从而被大量油印,在新军军营和武备学堂内广为散发。
这对小兄弟以反清为己任,秘密宣传革命,湖北当局深以为忧,杀之而未有罪名,于是遣送他们到海外留学。
吴禄贞被送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骑兵科深造,成为我国留日第一期士官生,他和张绍曾、蓝天蔚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
值得一提的是,1903年10月,孙中山来到东京,李书城与刘成禺设宴洗尘,孙中山醉眼细看座中豪英,逸兴横飞,大呼“驱除鞑虏,光复中华”,他醉熏熏地说:“我们都是帝王后裔,禺生可称刘汉,书城可称李唐,我则称吴大帝也!”李书城大为感奋,以后以“李唐”为笔名,摇笔讨伐满清王朝。
1905年7月,李书城辅佐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后,又在陆军士官学生中国同盟会会员中组织铁血丈夫团,作为反清敢死队秘密回国,其成员有李烈钧、程潜、黄郛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搅动时局风云的人物。
李书城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应广西巡抚张鸣岐之邀,去桂林任广西陆军干部学堂监督,同时兼任陆军小学堂监督,所培养出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李品仙这一批学生,也都是龙腾虎啸之辈。
1909年2月,李书城在结义兄弟吴禄贞的推荐下,担任清政府军咨府科员兼官报局副局长,秘密运筹举兵反清。
1912年1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李书城和黄兴分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参谋长和陆军总长,俨然孙中山之左右手。
该年4月,蒋介石发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也公开叛变革命,李书城悲愤莫名,退出了国民党。
前面说了,李汉俊是李书城的胞弟,李书城在结义兄弟吴禄贞的资助下,带只有14岁的小弟弟李汉俊到日本留学,让他从中学读到大学,最后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在东京帝国大学,李汉俊结识了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回国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所以,“一大”的召开,前期就是在李公馆进行的,后来遭到了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才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李书城在解放前夕也立有大功,他先是赴湖南劝说学弟程潜起义,后又制止了白崇禧要对武汉实施的大破坏行动。
毛主席亲自写信邀请李书城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0月1日的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还邀请李书城一同登上天安门。
10月19日,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在政务院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上,李书城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农业部长。
李书城高寿,享年83岁,病逝于1965年8月26日,骨灰被放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陈列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