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50%(新数据新看点)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 正文

小米入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卷”加剧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3月28日晚间至3月29日,小米汽车上市发售活动在全网持续刷屏。小米汽车入场,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以及出口节节攀升,同时国内车企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态势,国内新能源车企“进退结合”:在技术创新、出口、差异化发展方面继续进攻,在弱势车型、弱势市场选择战略收缩。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继续上扬的同时,更多市场亮点不断凸显。新能源车产业空间广阔,车企需要持续创新,巩固自身竞争优势避免掉队。

  小米汽车上市引发高度关注。小米汽车首款电动产品SU7共分为3个版本:具备700公里长续航和智驾功能的SU7标准版,定价21.59万元;标配830公里超长续航、激光雷达以及小米智驾Max城市NOA的SU7 Pro版本,定价24.59万元;被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称为“性能猛兽”的SU7 Max版本,定价29.99万元。上述三款车型已开启预订。

  在3月28日晚间的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现场,“几乎半个新能源车圈掌门人”汇聚于此。“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北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张建勇均出现在发布会上。面对“小米SU7超预期定价”,发布会现场第一排就坐的几位车企掌舵人诸如“微笑”“苦笑”“含蓄的笑”更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并迅速走红网络。

  乘联会最新监测数据显示,3月1日至24日,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102.8万辆,同比增长11%;新能源车市场零售49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8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5万辆,同比增长38%。乘联会预计,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45.5%。出口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至2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83万辆,出口增速达22%。

  针对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向记者表示,在销量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市场价格竞争硝烟四起,多家车企陆续跟进。特别是“10万元价格带”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从产业技术创新角度看,章弘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技术创新势头,尤其在智能化方面展现出强劲动力,辅助驾驶、网络数据下载使用、语音控制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48V电子平台的推出,进一步促进电动车从机械产品向机器人方向转化,从而极大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认为,2023年至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提升明显。一方面,中端市场国产替代进口加速推进;另一方面,自主车企的“价格带”提升趋势明显。该机构认为,2024年新能源车出口和零售销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自主品牌将在中高端市场进一步发力,单车均价有望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销量快速增长、“出海”继续加速、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同步崛起、产业迎来小米汽车等重磅新势力下场,成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产业突出的“四大亮点”。

  “一季度车市尤其是新能源车市保持整体稳定向上的态势,本土品牌比如比亚迪、长安等表现抢眼。除了政策端和价格端利好,业界观察到车企在产品端持续技术迭代为消费者带来更顺畅的体验。”安迈咨询董事总经理舒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首先,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性能大幅提升,智能座舱在功能和场景上更多元化。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高效的运行,AI拓展应用更顺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预计2024年会有更多新能源车型进行技术升级和迭代。其次,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陆续推出800V平台车型,未来两年800V平台车型占比预计会进一步提升,而价格将进一步下探。

  “出海”方面,随着更多头部车企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相关“增量市场”“品牌提升”同样值得关注。以国内最大车企上汽集团为例,今年春节之后,上汽集团就宣布,旗下高端电动自主品牌智己汽车将在2024年正式“出海”,并利用上汽现有的体系化“出海”能力和全球超过2000家销售网点优势,开启攻略全球市场新征程。

  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己品牌代表整个上汽集团的“智造向上”,上汽海外团队有信心将这一高端电动品牌和相关高端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舒畅表示,今年以来,除了比亚迪等较早布局海外业务的车企继续开发新市场投建新工厂,新势力车企包括理想、小鹏等也纷纷高调进入或者扩张海外业务。当前,中国车企“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从政策面看,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称,“今年以来,绿牌、购置税等方面的政策仍然保持支持态势。另外,一些地方出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总体而言,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2024年将是不容错过的宝贵发展窗口期”。

  部分企业做好两手准备。3月27日晚间,蔚来汽车发布公告,下调其2024年一季度交付展望。据悉,2024年蔚来汽车制定了23万辆的交付目标。此前的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公司将一季度交付量展望下调至7.6万辆至7.8万辆,下调约24%。

  近年来,凭借着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制造成本优势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不俗成绩。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已有多家头部车企调低了今年销量预期以及海外销量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更好巩固自身先发优势、持续保持领先,这是产业界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上海浦东特斯拉体验中心实探,一位销售人员表示,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仍然保持小幅增长。不过,该销售人员坦承,面对中国本土车企的激烈竞争和未来市场需求存在的不确定性,特斯拉的确感受到一定压力。相关信息显示,截至3月29日,特斯拉中国今年以来已进行了两次调价,并在车险等方面对消费者给出幅度不小的补贴。

  如何更好地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章弘表示,中国车企需要继续在新能源汽车“三个技术系统”(电动系统、机械系统和智能系统)上继续创新迭代,不断稳固自身的竞争“护城河”和先发优势。例如,在电动系统方面,继续加大固态电池、高压快充等技术的研发;对于机械系统,推动一体化压铸和轻量化技术进步,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智能化将是今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也是产业竞争焦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需要紧跟自动驾驶“风向标”。

  不过,“从盈利层面看,中国车企还有努力提升的空间。”章弘表示,例如,从今年一季度的市场竞争形势看,降价促销、“赔本赚吆喝”争夺市占率,长此以往一些车企难以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此外,舒畅认为,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越来越快。“提质降本”“补能保障”和“智能创新”三位一体发展,将帮助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护城河”,巩固自身竞争力优势。在智能创新方面,中国新能源车企需要在大模型、多模态交互、舱驾合一等重点方向继续发力。

  “出海”方面,章弘表示,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地缘环境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将面临新的考验。同时,随着出口规模扩大,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中国车企尽快解决好售后服务的配套问题。

  张翔认为,全球持续致力于碳减排、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出海”迎来机遇。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更好地应对贸易政策,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和效益,是产业界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广东宏大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公司证券部回应:消息属实,是子公司就智能矿山领域达成的合作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