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在遭遇西方列强的洗劫之后,中国在穷困潦倒思想落后的困境中举步维艰,历经了各种各样的变法,八年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才迎来了如今的新中国,可谓是历经艰险,每一个生活在如今时代的人都要怀揣感恩之心,感谢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
民国年间也涌现了不少传奇人物,不过每一个人都不能根据其身份来判定好坏,人的本性不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东西,人性是变幻莫测的。今天笔者要讲的主人公,曾是一个国民党专员,在1949年的时候被被俘,查明身份后,发现此人就是八路军费尽心思找寻了六年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八路军为什么要找他六年呢?
邢仁甫,1910年出生在河北盐山县,家产还算富裕,他的父亲是一户地主人家,而且还加入过土匪帮子,因为能力出众,邢仁甫的父亲又成了青红帮的老大,因此家底丰厚,但是邢仁甫却对父亲留下的不义之财嗤之以鼻,他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不愿意用父亲这些偷来抢来的钱。
邢仁甫上完中学,就决定外出谋生,那时中国正在存亡的危难之际,他便去了马鸿逵那边报名参军,也算学有所成,先后担任了不少职务,但邢仁甫并不快乐,他深感国民党内部纷争不断,且有很多派系,这里的风气不够纯粹,也难以满足他的野心和抱负。
邢仁甫不愿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便离开军队选择回到老家。那时共产党正在呼吁人心,邢仁甫感受到了我党伟大的使命,认为加入共产党更能实现他报效祖国的理想,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之后,全民统一抗日的战线形成,这也少不了党的呼吁和鼓舞,国家危难之际,振作起来共同抗日才有胜利的希望,抗日武装力量逐渐壮大。而呼吁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邢仁甫算是一个重要的力量。
在1937年7月15日,我党曾在旧县镇召开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成立大会”,而邢仁甫被上级推荐,有机会来到这场大会发言,在这场重要的会议中,邢仁甫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人们受到了邢仁甫的感召,认为他是一个有经验且有领导力的人,便推举他担任救国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邢仁甫也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他的责任,他极大地感召民众积极进行抗日,购置武器装备,不断地提高救亡的实力。
邢仁甫干劲十足,也算没有辜负民众的期待,表现十分出色,后又被任职为救国军司令,而邢仁甫很会鼓舞士气,弄出的动静很大,很快就引来了日伪军的关注,想要将邢仁甫这一队伍一网打尽,邢仁甫战斗实力仍不容小觑,日伪军甚至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反而损伤惨重,邢仁甫战功卓绝,在1943年被委任为翼鲁边区的司令员,他的军旅生涯可以说是一片坦途,一切都在正轨上。
然而邢仁甫此前的抱负和信念,却在这越来越顺的道路中渐渐迷失。他不再像以前那般干劲十足,不再振奋士兵的士气,甚至都不愿意和他们一同吃苦,只是在高位上发号施令,甚至开始不务正业。军区的宣传队来了一个叫做宋魁玲的队员,邢仁甫对宋魁玲可谓是一见钟情,基本上为她神魂颠倒,还利用职务上拥有的权利,故意讨宋魁玲的欢心,全然不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藐视一切伦理道德,一心沉溺于欲望与权力的享乐之中。
而那时,恰巧是抗战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但是邢仁甫却丝毫不在意战事的吃紧,只顾自己的玩乐,还私自挪用公款,贪污了军款将近3.7万元,甚至还没有节制地购买奢侈品,糜烂的作风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邢仁甫就这样掉落深渊,不知归途。
邢仁甫一错再错,组织上也发现了邢仁甫作风不良等错误,便让黄骅去冀鲁边区担任副司令员,以调整冀鲁边区的风气,黄骅也算是一名很有经验的老红军,生活作风也很端正严肃,黄骅上线后,就对军风和军纪进行了一定的整顿。由于邢仁甫不务正业,而黄骅秉持严谨的态度,很快黄骅就在群众中树立了威望,黄骅虽然是副司令员,但他丝毫不惧强权的压迫,直接指出了邢仁甫错误,并对其进行批评。
但邢仁甫对黄骅的警告丝毫不在意,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觉得黄骅有些碍眼,决定除掉黄骅,就在1943 年6月30日制造了大赵村惨案,黄骅等五位同志都在这场惨案中被暗害。组织对黄骅的离世深感痛惜,专门成立了案组进行相关的秘密追捕。
然而追拿邢仁甫的消息还是被走漏了,邢仁甫为了逃离组织的追捕,甚至带着情人宋魁玲和手下直接投靠了日本人,毫无良知地将冀鲁区的部署泄露给日军,导致日本兵对这一军区熟稔不已,日军进攻这一军区的时候,我方可谓是伤亡惨重。
但邢仁甫完全没有任何悔改之意,他在欲望和权力的驱使下,心里早就没了良知,也没有了最基本的操守,日本人投降之后,邢仁甫觉得靠山没了,便改名叫罗镇,换了一个身份再次投靠了国民党,还在国民党天津军统站那边混了一个少校组长的职位,后来又成了国民党专员,继续与我党作对,丝毫不念旧情。
待我党解放天津之后,才将邢仁甫等人捕获,前前后后耗时六年,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终于被缉拿归案,在审判会上,邢仁甫毫无悬念地被执行了死刑,被当众枪决,而这也是邢仁甫该得的下场,真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