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大幅降价后,与比亚迪汉、唐系列形成正面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比亚迪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日,中国电科46所成功制备出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将有力支撑我国氧化镓材料实用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我国从事氧化镓相关业务的企业包括北京镓族科技、杭州富加镓业、北京铭镓半导体等。此外,除中电科46所,上海光机所、上海微系统所、复旦大学等各大科研高校也在从事相关研究。近期,我国在氧化镓方面的研发进展也频传捷报。
北京铭镓半导体于2022年12月完成4英寸氧化镓晶圆衬底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个掌握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材料4英寸(001)相单晶衬底生长技术的产业化公司。浙大杭州科创中心也于2022年5月成功制备直径2英寸(50.8mm)的氧化镓晶圆,而使用这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生产的2英寸氧化镓晶圆在国际尚属首次。
中国科大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龙世兵课题组于2023年初首次研制出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此前不久,该课题组相关研究论文成功被世界顶级技术论坛IEEE IEDM大会接收,这也是中国科大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IEEE IEDM上发表论文。
2 月 28 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打造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客滚船在广州南沙建成交付。这艘船是目前建成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的双头船舶,船上共设置了4 个电池间,共配备了1160 块大容量电池,电池装船容量达到 8.8MWh(兆瓦时),约相当于 150 辆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之和。
电池的充电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码头岸上的电源进行充电,即当船舶停靠在码头进行客货装载时完成充电;另一种是利用船上的发电机进行充电,且船舶在航行时能够边航行边将多余的电能回收到船上的大容量蓄电池中。
此外,燃油发电推进模式和电池推进模式可实现一键切换,尤其是当船舶在进出港作业及近海航行时,可完全采用电池模式推进,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能大幅度减少对港口和城市的空气污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少传统车企也在加快电动化转型,比亚迪新推出的“F品牌或有利于其抢占更多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份额。中国电科46所成功制备出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将有力支撑我国氧化镓材料实用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发展。想了解更多精彩详细内容,敬请期待NEPCON后续系列活动!
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