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浏阳河酒业真的还是假的?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 正文

富士康是干嘛的有没有后续报道?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肾衰竭去世。与此同时,其离世也引发对其究竟是建立和平的“缔造者”,还是社会主义的“破坏者”等莫衷一是的评价。】8月31日,据全球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引领东西方阵营结束冷战的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本月30日在莫斯科市内的医院去世,享年91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戈尔巴乔夫今年6月因肾脏疾病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住进了莫斯科市内的医院进行人工透析,但本月30日因肾衰竭去世,享年91岁。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支持东欧民主化等最终导致了结束了东西方冷战。也因此,1990年戈尔巴乔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对于戈尔巴乔夫的去世,俄罗斯总统府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总统对戈尔巴乔夫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将向其亲属发送唁电。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欧盟委员会主席在内的国际和区域组织,俄中美等国都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了哀悼。

  随着戈尔巴乔夫离世,包括俄罗斯在内,国际社会再次审视——“苏联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苏联解体了”、“戈尔巴乔夫当时究竟在想些什么呢”等疑问。实际上即使苏联解体迄今已经超过30年,可以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世界观,人们对它的理解依然见仁见智,甚至莫衷一是,当然也依然没有总结出一个令大家都满意的解释抑或答案。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则是——撇开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无从谈起,冷战结束更是无从谈及。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新思维甚至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乃至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从这个角度,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生命和人员损失最具破坏力的事件的话,足以PK两次世界大战且能在世界历史上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无疑将是“苏联解体”,乃至解体导致的冷战终结,至少让当时的国际社会对“美苏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渐行渐远。

  基于上述的背景也引来一个争论——戈尔巴乔夫究竟是社会主义的破坏者?还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的缔造者?从与前苏联对立的西方的话语体系看,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是有功劳的——“在苏联国内唱响将新思维,将欧美的自由主义思想引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威权国家,并将其引向破坏解体的功臣”,也因此主流舆论对戈尔巴乔夫多持有肯定感和亲近感,评价总体也很高。不过,作为苏联解体的当事国的俄罗斯的民众心绪却很复杂,既有痛恨前苏联腐败、赞同解体的一些社会精英和中产阶级,也有怀念前苏联时代的下层普通百姓。尤其是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被西方世界抛弃进而走向孤立,削弱了很多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负感和大国自豪感。一些精英寡头打着“自由和民主”旗号,推行的“休克疗法”等“市场经济”,最后被证明不过是将国家和社会财富更多地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的掠夺国有财富,造成愈发不可收拾的“经济差距”而已。前所未有的经济秩序的混乱,充斥不公平和悲惨生活的现实,相信这是很多俄罗斯人痛定思痛后真实的感受。从戈尔巴乔夫晚年的诸多表态看——他看到了苏联解体后的“社会主义”没落,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滋生的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所在,但他已经没有影响力,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也因此,这位老人至死心中有遗憾有不甘。

  国际社会和全球主要国家都对戈尔巴乔夫的逝世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哀悼并给出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为“改变历史方向”的人。哀悼说——“世界失去了非凡的全球领导人、献身的多边主义者、精力十足的和平拥护者。”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还引用了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发表获奖感言中的“和平不是类似性的和谐,而是多样性的和谐”评价说——“戈尔巴乔夫通过谈判、改革,追求透明性和裁军之路,将这一重要洞察付诸实践。”高度赞扬了戈尔巴乔夫在1993年成立国际环境保护团体的举动,称赞是“即使晚年还在挑战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欧盟(EU)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本月30日在推特上写道——“他是受人信赖和尊敬的领导人。在结束冷战、打破铁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开辟了通往自由欧洲的道路。我们不会忘记他缔造的这份遗产。”乌克兰媒体则第一时间速报了戈尔巴乔夫的逝世,同时展开了对其的批判,指出——一方面戈尔巴乔夫因结束冷战赢得世界喝彩,另一方面很多俄罗斯人指责他致使苏联解体。另外,近年来戈尔巴乔夫积极支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和占领克里米亚半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