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葡萄的英文单词看点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培训 > » 正文

提振消费正当时——中国品牌迈向量质齐升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歷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点的推进到系统谋划、从量的增长到量质齐升,从国内為主到全球布局的重大跨越。

  中国品牌產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广受全球消费者的青睞,很重要的原因是用中华优秀文化涵养品牌、提升品牌、赋能品牌。

  大国重器持续“上新”,国货潮牌广受青睞,品牌出海步履坚实……许多人不禁发问: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动力从何而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產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洪群联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表示,经过十多年发展,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指引下,我国品牌建设实现从点的推进到系统谋划、从量的增长到量质齐升、从国内為主到全球布局的重大跨越,成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形成新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了《关於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系统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推进品牌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各部门各地方把品牌建设作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持续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推进举措,為品牌建设工作开拓新局面。

  二是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实现新突破。优秀品牌不断涌现,我国入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的品牌数量和价值持续增长,专利商标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024年地理标志產品直接年產值超过960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建筑工程等领域出现眾多全球知名品牌,“中国高铁”“中国装备”成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名片。一批质量过硬、设计精致、服务优质、价格公道的中国品牌產品,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青睞。

  三是品牌建设社会环境迎来新气象。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持续加强品牌知识產权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為,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品牌建设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可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企业奋力创建品牌、政府积极支持品牌、消费者自觉关爱品牌的良好局面。

  洪群联表示,品牌一头连着生產,一头连着消费,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合点,承载着人民群眾、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的品牌可以创造需求、激发消费和引领发展潮流。

  洪群联分析称,当前,我国正在向高收入经济体国家行列迈进,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升级,消费特征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生活、讲究品牌消费,质量和品牌成為人民畅享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此,他建议,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入手,着力提升產品服务质量,创新產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创造更多高、新、优、特產品,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给体系、丰富產品供给结构,形成一批质量卓越、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產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从需求侧入手,打好扩大品牌消费“组合拳”,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优质品牌,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让更多个性化、智能化、体验化和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和更好满足。

  当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出海过程中,又该如何平衡本土化与文化特色输出?洪群联认為,中国品牌能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关键在於用中华优秀文化涵养赋能,既提升了辨识度,也肩负起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责任,助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对此,洪群联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挖掘传统文化与品牌建设、现代消费的结合点,将传统元素融入设计,推动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二是把握国潮机遇,推动老字号创新,培育年轻品牌,走品牌差异化发展道路﹔三是积极扩大开放,通过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借助国际投资、展会等渠道讲好品牌故事,树立中国品牌良好形象。

  【观点摘要】 品牌建设是促消费、扩内需的有力抓手,也是提振消费特别是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内容。 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歷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点的推进到系统谋划、从量的增长到量质齐升,从国内為主到全球布局的重大跨越。…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人民银行、証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於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產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