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合资车企和国际车企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更加谨慎,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将助力头部企业延续增长势头。
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2024 年 1-10 月,Momenta 在城市 NOA 供应链市场占比 60%,华为 HI 模式占比近 30%,其他企业总共占比约 10%。
没错,今天智驾自研不再是蔚小理、小米、零跑等新势力专属,传统车企们早已按耐不住,亟需通过自研智驾构筑起新的护城河。
等传统企业纷纷调整成「全民智驾」作战姿态,从低阶、中阶到高阶,包括 L3 级自动驾驶,都备好了子弹。
只不过,传统汽车集团因其体量庞大,「大象转身」并不容易,何况智驾开发没有银子弹,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
选择 Momenta,在天神之眼 C 覆盖海洋王朝系列之外,天神之眼 B、天神之眼 A 均与 Momenta 有合作,应用于腾势、
。从无图路线到端到端模型,两者总是站在前沿技术风口上,并在 2024 年率先达成「全国都好开」的成就;
。从高速 NOA 到城市 NOA,再到车位到车位,两者都领跑行业量产进程,为车企提供全场景适应、高频迭代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其合作模式分为三种,智选车模式、零部件模式与 HI 模式。其中智选车模式作为主干,华为以供应商的身份掌握主导权与话语权,深度参与整车定义、产品设计、渠道销售各环节中,目前华为已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合作绑定,形成「四界」矩阵。
零部件模式则是最常见的供应商合作模式,由华为向各车企提供诸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电机、网关等零部件。
的方式,提供软硬一体全栈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目前深蓝、方程豹均基于该模式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
,该模式介于智选车模式与 HI 模式之间,即在车企保留主导权后,华为更进一步,深度参与到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开发及营销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智驾也开始延伸至传统豪华车企的腹地,奥迪正计划将华为乾崑 ADS 智驾系统引入其 PPC
,其通过一套架构、一套算法以及海量数据,打造出一张「平台化解决方案」的大网,将各类车企及车型都囊括进去,目前其合作车企包括:
最新数据是,Momenta 已经与全球超 15 家车企或 Tier1 建立合作关系,智驾方案已定点超 100 款车型。
至此,车企自研、华为、Momenta 三力共存下,智驾行业基本形成了「三分天下」版图,在恒者恒强的发展态势下,短期内基本难以撼动。
如果基于鸿蒙智选车模式,这一「全家桶」将会囊括全套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软件定义汽车等各部分。
」——软件方案,但这一配方可以适配于各类「菜系」,即满足各车企及车型要求,与多种传感器、计算平台
Momenta 在数据驱动战略下,进入 AD 算法 5.0 时代,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将感知、规划模块全部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段式端到端。
此外,Momenta 还深度模仿人类大脑的学习与记忆机制,首创了「长短期记忆模式」数据训练架构。
具体而言,车辆行驶时「短期记忆」实时采集、快速训练验证传感器数据及算法,筛选出的优质部分积累至「长期记忆」构成端到端大模型。
系统在面对复杂场景,如车辆拥堵、行人横穿时,能凭借「长期记忆」中的经验做出类人化的合理决策。
即「短期记忆」先对数据和算法进行验证,避免了直接在大规模、高成本的端到端大模型训练中频繁试错。
在华为乾崑智驾守住 20 万级的价格底线时,Momenta 吃到了下沉市场的红利,把高阶智驾方案量产到 15 万级的丰田铂智 3X 上。
面对不同车型,Momenta 方案可以做到快速交付并配合落地。理想状况下,3-6 个时间,其智驾方案就可以在一个新车型上完成适配。
所以,当华为这条鲶鱼,依托强大的品牌势能闯入智驾市场时,Momenta 却在各车企的供应链上「刷脸」得更频繁了。
由此可见,Momenta 并非是仅次于华为的第二选择。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壁垒以及丰富的量产经验,它成为了众多车企,尤其是国际车企眼中的最优解。
曹旭东表示,Momenta 是行业里线 的智驾企业,是唯一一家有多车型、多个不同芯片平台,多个不同传感器平台的高阶智驾量产交付企业。
Momenta 则是密集出现在新车发布会的合作名单上,如东风日产 N7、广汽丰田铂智 3X 等,成为了
过去几年,智驾很火但智驾企业赚不到钱的奇怪现象,未来大概率演变成,智驾很火只有头部智驾企业能赚到钱。
最直观一点,基于端到端这条路径向上走,从 L2 跨越到 L3,再到 L4,需要持续性「烧钱」。
曹旭东表示,智驾越往后走,云端算力越占大头,2027 年 Momenta 将有数十亿元用于算力投入。
而华为智驾的云端训练算力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张,2024 年底云端算力已经突破 10EFLOPS。
而车企对于数据往往持谨慎态度,尤其开辟自研通道后,在是否愿意与供应商共享数据资产上,车企掌握绝对主动权。
华为依托鸿蒙智行,可以自建丰富数据池,由此保障智驾系统每天学习 3500 万公里路程,模型每 5 天迭代一次。
Momenta 早期就定下数据飞轮的研发基调,开始长期的数据积累,目前在中国、日本和欧洲部署了 300 多辆研发车以供数据采集、测试,以及几十万辆量产车的数据回流,垒高数据规模。
并且,由于国内道路数据普遍复杂于欧洲、日本等地,使得智驾大模型在国外地区落地更容易,这也让 Momenta 在智驾出海上建立快速适配的优势。
但一旦进去,就意味着掌握了先发优势,可以通过更多量产经验继续强化性能,而其它被拒之门外的玩家已经没有了入局机会。
总之,在 L2+这个时间节点,智驾切换到困难模式,不仅消耗资源,更需要经验,这使得赢家永远坐在牌桌上,而难以补齐差距的弱者会接连出局。
在淘汰赛愈演愈烈后,高阶智驾的竞争逐步演变为技术、规模与生态的多维博弈。车企的自研路径成为一种主动或必要选择,而华为、Momenta 等头部玩家继续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延续增长势头。
最终,自研、华为、Momenta,三股势力占据智驾市场,而高阶智驾也彻底成为了强者的游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