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现代化以后,人类凭借科技的力量大大提高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了空前的文明成果,但一度无节制的开发和掠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创伤,吞下了破坏自然的恶果。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化,才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孕育了所有的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基。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把生态环境问题控制在本国范围之内,不转移到其他国家。
二是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土地、矿产、河流、森林等,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以说,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绿色发展也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发展方式上,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在生活方式上,积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化风成俗。
中国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多少古人都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美文。可以说,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既是永远的生存空间,也是永恒的精神家园。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将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奇迹,也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江山如画的大美中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