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患者长期低热、全身无力,关节肌肉疼痛,劳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俗称“懒汉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布鲁氏菌的牛、羊、猪等,人直接接触病畜是感染布病最主要的途径,饮用未煮熟的牛、羊奶也可能感染上布病,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
为进一步做好广阳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控制人间布病发生和流行,提高居民预防布病意识,降低布病发病率,做到“四早”,根据《2023年廊坊市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方案》工作要求,结合广阳区实际,广阳区疾控中心于9月12日在南营村开展了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筛查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现场,广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从事牛、羊等牲畜养殖、屠宰、加工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问卷调查,了解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逐一进行询问、登记,并采集静脉血样。发放布病防治宣传折页,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讲解布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症状及防护措施,指导重点人群在牛、羊等牲畜的饲养、屠宰过程中,要全面加强个人防护和做好消毒工作,避免造成接触性传播,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一些不良的牧业生产习惯进行了纠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现场共完成调查问卷50份,采集静脉血样50份,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通过开展广阳区布病筛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工作,提高了居民对布病防控的认识,增强了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居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常态化的防护行为模式,为进一步做好广阳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防止人间布病发生,减少布病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