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用在当下很贴切: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尤其是前半句,因为几乎每个人身边的工作伙伴、亲朋好友,都在络绎不断出阳。
随着这段时间以来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这当然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形。按照有关专家的预计,大多数人都难以避免会被感染,而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在冷酷地印证着这个预判;因此,医疗救护、社会关怀、邻里互助,不同形式、不同路径、不同方法,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努力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有人阳了,高烧难退,痛苦难耐,不得不暂时休整,停下正常的工作节奏;而这无疑就意味着,有人在挺身而出,担负起平时倍数的工作,尽力维持各项工作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广大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奉献着最大的付出。不可否认,这次暂时“告退”的人确实比较多、比较密、比较快,给正常工作秩序带来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的冲击也比较大;但反过来想,熬过这一段窗口期,不也意味着“返阴”的有生力量也会特别多、特别大、特别快么?
我们每个人当然都有良好的意愿,多么希望每个诉求都得到最大程度满足、每个痛苦都得到最大程度安慰、每个匮乏都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然而,美好的意愿终究是意愿,可以努力为之奋斗,现实恐怕总不能尽如人意:肯定,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时时处处,总难以做到完全兼顾、毫无瑕疵。——平心而论,防疫战疫固然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阳关道”的出处,据说是古代出西域的“阳关”。古人看不清阳关道外的情形,只看到路上的艰辛,视作畏途,就会吟诵“西出阳关无故人”“唱彻阳关泪未干”“阳关一曲肠千断”的诗句。美则美矣,失之于悲,大可不必如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