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大(dà)名(míng)鼎(dǐng)鼎(dǐng)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考试 > » 正文

中国银联回应央行处罚:举一反三立查立改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2月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和违反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收到央行警告并罚款1540万元。在机构主体之外,另有7名相关责任人收到罚单,两者处罚金额合计1756万元。

  针对上述处罚,中国银联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复称,中国银联对此诚恳接受,坚决执行,严格落实整改要求。目前,已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要求,查找不足,并举一反三,积极推进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和长效整改工作。下一步,将始终严格遵守各项监管制度,严格履行银行卡清算机构职责,坚守合规与风险底线,守正创新,推动支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支付清算行业严监管持续,“罚机构”+“罚个人”成为处罚时的主要特征。记者注意到,此次在针对中国银联做出处罚的同时,多名个人也领到罚单,彼时任职于中国银联业务运营中心、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以及中国银联业务部的7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金额216万元。

  博通咨询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商户和支付终端管理一直是行业顽疾,行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小微商户较为广泛,收单行业竞争压力较大,相较于国外银行卡收单费率,行业普遍费率较低。此外,银行卡收单机构盈利模式固化也是主要原因,支付服务费仍然是支付机构主要的利润来源。

  对上述支付终端顽疾,央行近年来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监管措施。2021年,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即“259号文”),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三个方面入手,对行业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特别是“259号文”明确的“一机一码”和“一机一户”,对支付行业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初,中国银联向收单机构发布了《关于开展终端改造工作的函》,设定了相关支付终端改造的截止日期。同年11月,中国银联对未能严格执行“259号文”政策的多家支付机构采取了“停止新增商户”30天的措施。

  记者注意到,中国银联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也强调: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好银联在支付行业的核心枢纽作用,提出电子支付“四方模式”的“银联方案”。履行好清算机构职责,主动完善公司内部标准修订、业务保障、运营支持、技术运维支持等工作,加快“银联方案”落地实施,早日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同时做好助力监管的模范生,引导行业各方贯彻落实监管要求,营造规范有序的行业之风。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