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参加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在4天内抵御了日军的进攻,顺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战振奋了因前不久淞沪会战失利而下降到极点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当电影结尾谢晋元团长身中两弹,中国士兵冲桥遭到日军屠杀损失惨重而电影戛然而止时,儿子问我英雄们最后的结局时,忍不住还要吐槽几句。
虽然《八佰》是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有些情节也让人看得热血澎湃,但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可能是导演和编剧为了渲染剧情的需要,添加了许多与历史不符的故事:
2、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最感人的,其实也是最荒谬的。日军组成“盾牌阵”跑到墙边爆破,敢死队队员陈树生身上缚满手榴弹,拉响了导火索,从六楼窗口跳下与“盾牌”阵中的日军同归于尽。真实的历史是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冲近墙体准备爆破,才引起了这一壮举的发生。冷兵器时代的盾阵,被用来防热兵器时代的枪炮,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大开!
3、楼顶上壮烈的“护旗”战,也是不存在的。电影中,中国军人组成“人盾”保护国旗,用步枪和机枪打日军飞机的场景,虽然悲壮,但并不符合军事逻辑。想一想,日军已经占领制空权,为何不派轰炸机一枚炸弹就能解决的事,派了两架战斗机,只用机枪扫射打了半天,还被中国军队击落一架呢?
5、最让人无语的是,电影中中国军队冲桥时,租界的英国士兵不知是何原因开枪射击日军的情节。导演和编剧想要表达什么?是出于对中国军人的尊敬,还是同情或者只是单纯地渲染气氛?真实的历史是,谢晋元部进入租界后,立即被英军收缴武器,送胶州路关押。
最可恨的是,在1938年因为“升旗”事件,租界列强派出英国兵300名,意大利兵400名,白俄兵400人冲击营房,造成中国军人百余人死伤!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英、美等西方列强强占我上海租界,形成国中之国,本意是瓜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怎会头脑发热允许士兵去帮中国军队,甚至对日军开枪呢?
如果不知历史,看《八佰》这部电影,会让人潸然泪下。但与真实历史出入太多,是否妥当?还要请大家来评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