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的消息,时隔一年半,滴滴出行官宣:已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进行了全面整改,即日起恢复新用户注册。
一年多来,我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后续,公司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平台设施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据消息人士透露,滴滴会在1月22日,也就是农历新年之前,重新上架各大应用市场,恢复注册与下载。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为期一周的春节假期,将帮助滴滴开始为业务吸引新客户,并努力使其恢复正常。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滴滴出行,这家网约车巨头,在2021年7月份被国家相关部门勒令下架,滴滴旗下“滴滴出行”等26款App被下架。
半个月后,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审查网络安全。
下架后,滴滴的网约车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补上,迅速蚕食。滴滴可谓是度日如年,股价更是一泄如注,暴跌不断。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公司”)开出人民币80.26亿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对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据网信办发布的《 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互联网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滴滴公司此前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
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住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1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此前14家存在诸多问题的“大型平台企业”,“基本完成整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