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题中应有之义。
医学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特殊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紧紧围绕“一轴两翼一核心三基础”,打造“全国有名、全省知名”的生命活水医院,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院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该医院围绕“鼓励、奖励、强制”六字方针,要求全院人员提升学历,三年来,博士、硕士学历学位在读和毕业人次呈爆发式增长。全年,毕业博士达7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取得长足发展。
良禽择木而栖。培养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结合九江实际情况,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实施了“培养为主、引进并重”计划,稳定人才、留住人才,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连续12年名列中国医院排行榜第二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全国各地医学人才梦寐以求的进修高地。2019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走“与华西同形同质化”道路,与人才建设工作相融合,搭建优质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全院大筛选的方式,医院要求高学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报考华西医院的人员,必须报考攻读博(硕)学历学位,为人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该医院紧抓每个环节不放松,人事处点对点通知学子,精心为学子寻找导师。由于报考博(硕)士人数众多,华西医院的老师们从千里之外的成都驱车来到九江,第一次在四川以外单独设置考场,两院友谊进一步加深。
为了让人才建设工作跑出“加速度”,医院向攻读博(硕)士学子设置了“硬门槛”,例如硕士学位必须攻读博士,新生代申报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等。为了提升人才建设工作效率,医院还要求学子们每年报考分数必须高于上一年,直至考取。自2019年1月至今,该医院博士数量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良好趋势,现有博士(涵盖在读人员)67名。
“脱产攻读博(硕)士,让我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学习期间,会不会影响我在科室的评先评优?”在报考之前,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家。针对这些问题,该医院多措并举,打好“服务牌”“待遇牌” “感情牌”,解决学子们的后顾之忧,精心“培育浇灌”人才。
为了让学子们更好地交流学习,该医院在华西医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大家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分享优质学习、工作经验,并在临床学习之余坚持学习党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子们更加安心求学,该医院成立华西医院联络处。院长熊功友、院党委书记吴崇杰等领导时常通过视频或前往华西医院看望正在攻读博士、硕士的医生,并寄语大家:医院始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希望你们身心健康,提升自我,让生命活水更加清澈。今年7月26日,该医院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毕业于华西医院的博士戴淼、江罗佳,毕业于南昌大学的博士沉小平、张国峰纷纷作经验分享和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会把读博(硕)期间所学所想全部反馈给医院,并融入今后的工作中。
为从实质上解决大家的困扰,鼓励更多的医生提升学历学位,该医院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制度。此外,在职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的学费及在校开支的各项杂费由医院承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论文论着等,并取得学位证书后,还可报销相关费用。在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医院也会着重考虑具备博(硕)士学位人员。
该医院要求全院人员提升学历的同时,还积极打造学习型医院,引导员工树立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勤学、乐学、真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目,为医院注入人才这一“源头活水”。
革新人才造血机制,引进来、走出去,促进优秀医务人员快速成长。近年来,该医院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引进的力度,从人员编制、工作条件投入、提高绩效、配偶随调、子女入学等方面落实实质性待遇。对医院招聘博(硕)士研究生,该院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增加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数、简化招聘流程等为留住高层次人才做好各项配套措施,也为健康九江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医院一方面采取招聘前移工作,加大医院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另一方面从全院各学科中选拔优秀医学人才,经过计划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领先技术水平的优秀人才,为医院创建新一代医学学者队伍,形成各专业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
每当毕业季,医院人事处积极与九江市高招办对接,大量收集九江市医学人才人员信息,组建医学人才数据库。该医院通过电话、微信等与各医学院校学生联系,组建了45个医学院校交流群。该医院在交流群中加大力度宣传医院发展近况、职业生涯规划及人才激励政策,从学业、生活、就业等多方面,对在外的学子们给予最大限度的关心和帮助,形成更好的优质生源聚集效应,打造医院的人才储备信息库,为医院人才的引进做好基础工作。
同时,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该医院紧扣学科建设根本,着力打造“六院三中心”,用综合医院的平台优势,打造专科医院的特色专长,继续推动康复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眼科医院、风湿病医院、糖尿病医院及医学影像中心、急救创伤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同时,继续为医院儿科、产科等新兴学科以及其他各学科招纳学科领军人才,为急需紧缺专业和特需岗位储备骨干人才,壮大学科力量及人才队伍,完善医院学科建设。
为了学习国际先进的卫生管理理念和医疗服务经验,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临床医学培养工作,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领域人才的国际交流,近几年,该医院持续推进医务人员海外研修学习培养工作,共选派出17名医疗骨干远赴英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知名医疗机构学习,使更多的医疗骨干走出去,学习国际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加强与世界医疗卫生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
打造名院、名科、名医,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优秀人才优先,以精湛业务引领。根据《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人才新政30条〉的通知》要求,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程序,该医院共有16名同志成功入选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
2018年度九江市启动“名医工作室”申报工作后,该医院内分泌科曹玲玲、风湿免疫科刘炬入围九江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近年来,该医院围绕“名医工作室”建设,在学历提升、专业学习、技能培养及亚专科进修学习方面加大力度,打造成长通道,着力建设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该医院高度重视援外、援疆医疗工作,严格按照援外、援疆文件精神执行,并全面落实选派队员相关政策待遇。近几年来,该医院共选派28名优秀医疗专家参加了13批次的援外任务和5批次的援疆任务。选派人员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圆满完成这份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和工作任务。
2017年开始,该医院在九江市率先开展“选派医疗骨干服务乡镇医疗”活动。为强化帮扶实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该医院认真落实“三派三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选派10批次69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实、综合能力强,具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能够指导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医疗骨干服务乡镇医疗。这批医疗骨干能主动融入基层医疗机构,努力解决力所能及的临床诊疗问题;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同质化”传送至基层群众身边;扩大医院品牌影响力,着力提升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与水平。这项工作对健康扶贫工作和乡镇医疗水平的提升有很大意义,多次得到九江市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和乡镇卫生院的点赞好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按照九江市卫健委《市直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干部选拔工作规定》的要求,坚持按照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选拔任用干部。严格执行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等原则;严格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全面提高医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从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营造了行业清风正气。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