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80后”正厅级干部段颖被“双开”的事刚通报完,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温培斌又投案了!
段颖,官方通报称其“官德不修,底线失守,......,长期收受礼品礼金,接受旅游活动安排,与他人搞权色交易。私德不正......,与多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1982年10月出生,2004年9月参加工作,2021年1月公示拟任云南省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17年,她是以怎样的政绩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而且上面的台阶越来越堵越难以攀越,她又是怎样攻克难关?
过去,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懂她为什么会晋升的这么快,出事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每一步台阶是这样跨上去的啊!
一个女性官员,长期收受礼品礼金,在职业生涯和仕途中,与多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这样的事,绝不是存在于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她是怎样逃过了提拔她的组织部门和审查她的纪检部门的考察和审查?
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有严格的组织程序,考察、谈话、审查、公示这么多环节,难道所有参与的人都很愚钝,都在装聋作哑走过场吗?
从很多被查的贪官案例可以发现,他们在早期已经开始贪腐,既受贿又行贿,把官场当做产业来做,难道就没人察觉没人发现吗?
他们有“病”,一直带“病”被提拔,而且不止一次被重用,是十几年几十年被一次又一次重用,重用推荐他们的人难道不应该被问责吗?
投案的温培斌,肯定是有所察觉,要不是得到小道消息,他会自动投案吗?他肯定会继续隐藏,甚至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一直以来,这些人到底是隐藏的太深?还是用人制度存在着不足?让他们带着“病”,一次又一次侥幸通过“独木桥”。
现在许多地方提拔重用一个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看似非常严密而认真的程序,但给人的感觉又总是那么匆忙,特别像故事《皇帝的新装》,但故事里却缺了那个敢说真话的孩童,只有一群说套词的大人。
所以,每一次推荐会更像是编剧提前创作好的一场戏,每一个主角都像是导演精心打造的“作品”,所有参加的人都像被导演设定好的群演。
有时候,偶尔也会有人像故事里的孩童一样说出真话来,但说好话的人太多了,单薄微弱的声音经常会被淹没。
内部人如此也就罢了,唯一一个让外部人参与的环节:公示 ,外部有几人认识?几人了解?认识了解的人不愿意说,不认识不了解的人可以说漠不关心,那公示的意义有多大?
利剑悬在头上,出问题的人依然前赴后继,为什么?人的因素是一方面,如果是个别人出问题,尚能归因为人的原因,但如果一再出现带“病”提拔的案例,是否是用人制度出现了问题,存在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