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三次维和,九历生死,无悔四十载从警路。”这就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队民警陈厚明传奇警营生涯的生动写照。2023年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武汉市公安局隆重举行民警荣休仪式,陈厚明作为民警代表上台受颁荣休纪念章。
1980年,陈厚明考入武汉市人民警察学校。43年前第一次穿上“橄榄绿”警服的感受他仍记忆犹新,光荣与自豪从他心底升起,从那一刻起,他就决心为党和国家奉献终生。
1982年,陈厚明毕业参警,先后从事过侦查、预审、治安管理等工作。怀着提升自身能力、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他开始自学法律与英语。1990年是他最忙碌的一年,不仅要干好工作,还要同时完成英语和法律的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厚明先后拿到武汉市公安干部管理学院法律专业大专文凭、武汉大学英语专业大专文凭,1999年,他又拿到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询问他的秘诀,他说无论工作到多晚,睡前他都会坚持学习1小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40年。
1994年,武汉市公安局筹建出入境管理支队,负责涉外警务工作,陈厚明因为英语能力突出通过考试脱颖而出,成为首批武汉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
2001年9月,公安部选拔民警组建维和警队,陈厚明受到感召主动报名。成为联合国维和警察的过程异常艰辛,不仅要通过省公安厅、公安部的选拔,还要一次性通过联合国考试,不仅考英语的听说读写,还对警务技能有极高要求,对射击、体能、驾驶、心理等科目进行全面考察,采用“死亡淘汰”模式,18门只要有一门不合格立即淘汰。这样的考试,通过一次已经十分艰难,陈厚明参加了三次全部顺利通过,三次成功入选维和警队,赴联合国东帝汶、苏丹、利比里亚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政治局势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危险、文化习俗迥异、埃博拉马来热疟疾等疾病肆虐......海外维和面临时刻充满挑战,甚至是致命危险。
2002年在东帝汶维和期间,一次陈厚明率队抓捕帮派头目,道路被河流阻断,他徒步蹚水跨过小河,追踪到他的藏身之处。正欲突入房间之时,帮派头目手持砍刀朝他冲来,眼看就要近身,陈厚明立即拔出手枪指向对方,怒目大喊道:“Hands up!Put your knife down!”帮派头目被陈厚明的气势震慑,停下脚步,放下砍刀,举起双手。陈厚明和同事立即上前,将其控制。
2006年在苏丹参与维和时,当地有两方势力正在交战,陈厚明和同事在当地警署工作。轰的一声巨响,房屋剧烈晃动,陈厚明立即靠墙警戒,从窗户观察情况,发现屋外腾起浓烟,原来一颗炮弹在身旁20米爆炸。
2015年,陈厚明在利比里亚维和时,饱受蚊虫折磨。“那里的蚊子是武汉的三倍大!很难不被咬!”一次工作太累免疫力下降,他不慎感染了疟疾,出现发烧、头晕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好在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当地医院的积极救治,陈厚明最终化险为夷。事后他在工作日志中写道:“退一万步说,即使有牺牲的可能,我也做好了准备!”
明知海外维和充满危险,为什么三次参加维和?他回答道,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为国家做贡献,这既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光荣。同时,参加维和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检验,这些宝贵经验将指引我回国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联合国维持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