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马鞍山经开区:“经”彩画卷正铺展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二级建造师 > » 正文

马鞍山经开区:“经”彩画卷正铺展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成功跻身“千亿园区”行列,交上了一份更上层楼、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内,各条产线开足马力,动力电池产销两旺;华众精密科技新能源汽车轻金属合金配件项目,现场施工如火如荼……

  企业生产火热,项目加速拔节。竞逐“新赛道”,马鞍山经开区不断跑出加速度、迸发新动能,汽车产业集群现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51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园区加快做大做强产业写下生动注脚。

  马鞍山经开区始终高擎“强产兴业”大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移做大汽车首位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偌大的现代化厂房赫然矗立,部分车间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作为园区招大引强的重点项目之一,马鞍山万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马鞍山经开区这方发展热土上“大展拳脚”。

  从蒙牛到蜂巢能源,从格力到正奇光能,近年来,正是“铺天盖地”的好项目、“顶天立地”的大项目蓄势赋能,有力拉动了园区发展一路“项”好。

  马鞍山经开区坚定不移把招大引强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聚焦汽车首位产业以及三大主导产业,紧盯“大龙头”、锁定“高精新”、突出“链群配”,灵活运用科技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以“虎口夺食”的魄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注入澎湃“源头活水”。今年上半年,园区新签约项目38个,签约重大项目6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50亿元项目1个。

  “我们正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设备采购安装等各项工作,向着10月底竣工投产的目标全力冲刺!”在汇源高端食品包装项目工地,现场负责人表示,项目将引进进口包装印刷设备生产线,建设华东地区的高端食品包装产品基地,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0亿元。

  项目为王、落地为重、见效为要。园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1—7月,园区信义高端玻璃、环保装备产业园等3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111.11%,华骐环保产业园、斌嘉精密火花机等2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175%。

  一大批投资体量大、引领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接踵而至、落地生根、建成见效,有力推动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让园区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彰显“高质量”。

  园区目前已形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拥有包括蒙牛乳业、汉马科技、蜂巢能源、正奇光能、泰尔重工、格力电工、海底捞食品、达利食品等在内的规上工业企业199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上市后备企业25家。

  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正进一步加大在光伏、储能、车规级芯片、工业模块电源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应用研发,努力让更多设备用上强劲“中国芯”;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实现百吨级规模的碳气凝胶生产线,得益于产品的高性能,众多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负极材料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

  马鞍山经开区联合企业家联合会组织辖区企业开展“共享创新平台,助力科技创新”活动,邀请市、园区相关部门宣讲科技创新券、科技创新税费政策等,并重点推介了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的集成电路实验室和安徽芯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旨在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要素,增强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马鞍山经开区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一体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营造,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关键变量”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增量”。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持续加快安工大省级大学科技园二期、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北大东科半导体研发中心、车载光通信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已建成中钢矿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尔重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3个,其中国家级12个。

  引领源于创新,创新源于人才。园区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大引强同步、人才集聚与产业壮大互促、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同频,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全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一体生态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机器将原材料取下,送上等候的环形穿梭车;加工完成的产品再打包装上AGV小车,自动运回入库……仙乐健康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建成华东地区大健康产业最大的智能化、数字化立体黑灯仓库,实现原材料收货、码垛、成品入库的全程自动化、无人化运转。

  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持续用“数字化”打磨制造业“基本盘”,着力提升企业质效、产业质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马鞍山经开区,广大企业乘“智”而上、加“数”前行,不断焕发新活力。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7家、数字化车间16个,市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21个、数字化生产线个。

  日前,我市与上海临港集团在沪举行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揭牌仪式,由上海临港集团为马鞍山经开区授牌“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作为我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由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合作共建的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目前已入驻颐海智慧工厂等13个项目;双方还建立常态化干部交流学习机制,马鞍山经开区已累计选派15名干部赴上海青浦工业园跟班学习。

  从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到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深度“沪”动折射出开放成效。马鞍山经开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全力做好“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文章,着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项目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超过60%。

  “马鞍山经开区高效贴心的服务真是没话说!”在华众新能源汽车轻金属合金配件项目建设现场,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营建部总监蔡天来为园区服务点赞,“项目落地以来,园区高效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项目建设‘一路快跑’。”

  一大批优强项目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建设速度,一家家企业发展如鱼得水,正是马鞍山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马鞍山经开区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以打造“经心办”服务品牌为抓手,在服务企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推进产城融合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从出台为企服务包保工作制度,到建立项目推进“五高”工作法,再到民营企业家恳谈机制,园区践行“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有求必应、专业高效”服务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企服务,努力让广大企业更有获得感。

  大力推广“科技贷”“园区贷”“专利贷”等融资产品,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人力资源产业园通过市场化方式着力解决“用工难”问题;推深做实“标准地”改革,针对项目量身制定“土地保障推进表”,优质工业项目“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平均建设周期缩短近6个月……园区精准有效抓好各类要素保障,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坚实支撑。

  园区新建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产业链党委,发起共建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选配机关党员干部链上包保服务,真正实现战斗堡垒建在“链”上、互促共进抓在“链”上、惠企强企融在“链”上。整合涉企部门服务资源,集聚科技、金融、用工等发展要素,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召开供需对接会、政策宣讲会、产业交流会11场,组织对接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20余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170余项,实现链上组织联建、信息联动、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享。

  红星中学新校区、星光学校投入使用,饮马湖环境整治提升、年陡中心医院等加快建设,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公园小品花草如茵……园区聚焦产城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加快从“产业园区”向“产业城区”蝶变,不断提升要素吸引力、综合承载力。

  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让马鞍山经开区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马鞍山经开区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奖,实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刘挺 李阳 姚杰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