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跨越学科壁垒,探索心理健康与全人发展的交汇点。其中,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园教育”)承办的“心本光明: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分会场,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
北京润泽园教育课题负责人、讲师刘卓韵,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精彩的分享,引发了现场热烈的讨论,为全球心理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启发。
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其核心思想“致良知”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为人们指明了通往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道路。刘卓韵深入学习阳明心学五年,一千天“读原文、悟原理”,让自己的生命一次次焕然一新。她分享了学习五年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五句话: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人言不如自悔真切;身之主宰便是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学而知,是谓良知。刘卓韵在演讲中说,一年读懂一句话看起来慢,但真正读懂这一句话,对自己的人生都有重大的价值和启发。
刘卓韵以阳明心学为切入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相融合,为与会者展现了阳明心学在个人发展、企业管理乃至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她不仅追溯了阳明心学的历史根源,更深入解读了阳明心学核心思想“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深刻内涵。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精髓。卓韵以健康为例,阐释了“知行合一”的本质:知是因,行是果。认知决定行为,想要改变行为,首先要改变认知。她说,一个人可以通过正确的思想引领,在心上立志高远,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反之,如果在消极思想的影响之下,放弃理想信念,就会错失新时代赋予的机遇。
如何提升认知?刘卓韵引用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和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思想,并结合阳明先生“人言不如自悔真切”的精髓,说明了“反求诸己”的重要性。她说,无论外界发生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回到自己身上,反思自身,看哪里可以做得更好。这个过程是打开心门,开发心中无限美德、能量和智慧的过程。
刘卓韵结合自身故事,分享了一段让她感触颇深的话:“心是身之主宰,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身行,意识、语言、身行决定了结果和状况。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德的厚薄决定事的高低优劣,大小多少。故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心决定道、德、事。”现场,刘卓韵通过角色演绎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内心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以及结果状况。
刘卓韵在演讲中还分享了如何将阳明心学的原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方法,激发了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应用的兴趣。与会者纷纷表示,刘卓韵的分享令人深受启发,将阳明心学与当代心理学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意义。
会后,刘卓韵与索菲亚大学校长 Carol Humphreys、索菲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项目主席Mary Kay Chess围绕“心学与心理学”进行交流。润泽园教育与索菲亚大学还就共同主办的MBA项目展开讨论。Carol Humphreys校长对润泽园教育“心-道-德-事”的方法论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将东方智慧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能够为现代商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期待未来与润泽园教育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润泽园教育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阳明心学等中华文化经典的精髓与商业实践相结合,并转化为简而易行的方法论,陪伴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成长。秉承“用世界级思想,攻克世界级难题”的理念,润泽园教育未来将持续以中华经典的方法论和西方管理科学、心理学相结合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共同探索“提升企业家精神”“阳明心学与提升心力”“心学与心理学”“心力资源”“女性领导力”“家庭幸福型企业”“创业式接班”等十个世界级难题,为中国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