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心相近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法国国礼《论语导读》背后的故事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二级建造师 > » 正文

用“心”抹平那道“沟”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喝了这杯蜂蜜水,缓解缓解疲劳。大家辛苦啦。”凌晨两点,在火箭军某团执勤机房内,上等兵梁郝天然发现,自己的杯子底下压了一张字条。再一看,同班执勤的人,水杯里都倒上了蜂蜜水或柠檬水。

  梁郝天然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满身的疲惫瞬间消散不少。她转过身,冲着班长崔亚茹的席位比了个心——能这么“宠”自己的,肯定是班长。不远处,端坐机台前的崔亚茹,用余光捕捉到这一切,微笑着挑了挑眉。

  那时,班里分来了几名大学生新兵。“这批兵思想活、个性强,能不能带好,就看你的水平了。”人员交接时,新兵连骨干不忘提醒崔亚茹。

  那天,崔亚茹刚提出要统一理发,就有人拿着条令过来质疑:“班长,你看看这条令上,也没说不让扎头发呀?”

  班务会上,她给大家明确专业考核要争夺第一的目标,并拿出了一套强训计划。晚上洗漱时就听到有人不理解地议论:这么“卷”的训练计划,是不是为了满足班长的虚荣心……

  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为啥大家还是不理解?崔亚茹使出惯用一招:搬个小凳和大家逐一谈心。该问的问题她又问了一遍,该讲的道理又讲了一遍。这样一来,大家倒是不说什么了,该剪发的剪发,该加训的加训。只是,她总感觉大家心里有话没说,干啥积极性都不高。

  “产生隔阂跟你们的年龄、阅历确实有关,但主要还是沟通没到位。”也在留心这批新兵的连长,在交流时告诉崔亚茹,“你谈心时板板正正,是没有温度的‘讲理’,缺少心灵共鸣,大家即便口服心也不服。”

  听了这番话,崔亚茹开始反思,自己谈心确实有点“老套路”了,自认为是“知心姐姐”,其实新战友想什么自己并不了解。

  经过细细琢磨,她决定在“谈”上做出改变。时机上,不再那么正式,训练间隙、饭后散步、饭堂帮厨,崔亚茹都有意无意地插空或借机和大家聊上几句;方式上,也不仅限于面对面,有时微信上说,还有时写个便贴。

  就像一滴水接着一滴水的滴灌,慢慢地,聊着聊着,她和班里的新兵之间的代沟被抹平。话多了话题也深了,战友关系越来越融洽……

  谈出凝聚力,聊出认同感。前不久,恰逢重大任务保障,老兵刚刚退伍,连队执勤力量薄弱,这批刚刚晋升为上等兵的义务兵成了班里的执勤主力。崔亚茹带领全班进入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大家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的肯定。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