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美食,除了官方的四大菜系之外,各地的地方美食也是不容小觑。而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沙县小吃”。
在今年的2月份,一家名为“北京沙县小吃旗舰店”的新店正式开业,一听到旗舰店的名号就知道这家店注定与众不同。据媒体报道,这家冠以旗舰店称号的沙县小吃在面积上有将近1000平方米,位置在北京的西城区。除了常见的拌面和瓦罐等特色之外,还有预制菜和文创等产品。
由此看来,沙县小吃的转型之路已然开始。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沙县小吃走出国门、和上市公司合作、更改门头设计等全都是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不过大家有没有疑惑,为什么沙县小吃能用如此宽泛的词汇申请下商标来,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品牌?又是怎么起源的呢?
沙县小吃的历史很悠久,起源于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中华饮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着称。中原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原人民的多次南迁传播到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这是沙县小吃闻名全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市场上仍然没有沙县小吃的身影,当时的三明市沙县也主要以没有商业头脑的农民为主。
在那时候,沙县流行一种叫“标会”的民间融资模式,类似于今天的高利贷或者P2P,大量乡民举债入会。1992年8月标会突然暴雷了,沙县人民集体陷入金融灾难。很多人无法还债,只好跑路藏身于福州、厦门等附近的大城市。
对于这些跑路的人,要想挣到钱偿还外债,除了种地之外也就只有做闻名全国的沙县小吃了。于是,他们在外地开起了沙县小吃的餐饮店。
幸运的是,在当时的环境大背景下,大众餐饮市场蓬勃发展,跑路人的沙县小吃店,生意红火,日营业额很快突破千元。
这些赚到钱的沙县人回到老家,还上了债还盖了房子,给乡亲们生动的上了一课。越来越多的沙县人看到了这个商机,选择离开庄稼地,去往外地开店。也正是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开始越来越多。
市场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在2008年出现了很多冒牌的“沙县人”开的店,味道不正宗而且环境脏乱差。这时候沙县当地政府站出来了,以国有独资的形式注册了“沙县小吃集团”,想推动小吃朝着公司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最终由于国企和小吃业主之间的利益很难平衡,方案至今未能实施,现在沙县小吃还是主要以个体户为主。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沙县小吃形成一套有点反现代管理的组织模式——以个体户为主,共用品牌,基于地缘关系扩张店铺。这套组织模式让个体户们,享有更充分的决策权和经营收入,但营运主体又不是完全是独立的个体户,他们共用商标,相互支持。
在基于地缘关系扩张店铺的方式下,又衍生出独特的人员管理制度,店铺转让的方式以及供应链制度等,帮助沙县小吃实现店铺数快速增长,稳定营运,最终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沙县小吃在扩张中也面临着品牌升级和模式升级的问题,所以在旗舰店的开设上,沙县小吃也费劲了心思。
2017年,沙县小吃在北京开了一家旗舰店,虽然没有较大的投入,但是店面的装修和选址也一改往日的风格。
这是沙县小吃与第三方合作伙伴雏鹰农牧的运营成果,当时雏鹰农牧共计拿出1.35亿元分别入股沙县小吃餐饮公司和传媒公司,辅助沙县小吃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运营。对应利益是,雏鹰农牧旗下肉类产品进入沙县小吃线下店,扩大市场份额。
在今年2月,又一家沙县小吃旗舰店在北京开业。这次的沙县小吃旗舰店是沙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在官方的通稿里说明这是沙县小吃转型升级的又一次尝试。
旗舰店占地1000平米,显然不是单纯的面积增大,旗舰店内,除却供应常规沙县小吃,主要呈现了新零售、数字化探索方向。如后厨采用智能炒菜机器人烹饪,上线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沙县特色农副产品、预制菜包装零售区。
在窗明几净的出餐口内,有着装整齐的制餐阿姨,前台一侧摆放一排冷柜,有经典拌面的花生酱、特产红菇,以及零售包装食品在售。除却公共就餐区,还有包厢,而且扫码点餐的话,能看到均价百元一道的特色菜。
比起上述这些,更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智慧厨房”显示屏,其中的厨联网Alot平台中,能清楚地看到炒菜机、洗碗机、蒸烤箱等产品的使用动态。
而这次沙县小吃的旗舰店升级也离不开惠发集团的帮助,2021年年初,惠发与沙县小吃集团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开始全面负责沙县小吃商标品牌运营,以及为沙县小吃搭建涵盖产品定向研发、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分拣、冷链运输、品牌餐饮为一体的全程可追溯生态产业链。
在位于西城区的北京沙县小吃旗舰店开业之前,2022年9月,惠发已经给出了一种答案。即在惠发大本营山东的诸城市与济南市两地,推出“爱沙一品”新店型,特色如旗舰店所示,引入炒菜机器人、智能后厨系统等。
沙县小吃的“扩张”是成功的,无论是早期当地人的外出开店还是现在的连锁加盟,都帮助沙县小吃占据了不可一世的市场份额。近些年的升级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顺应时代的发展。最后还是希望沙县小吃能在自己可行的范围内,接受更多挑战做得更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