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徕卡镜头不得不提麦克斯·别雷克(Max Berek)教授,他是第一款徕卡相机镜头的设计者,跟奥斯卡·巴纳克先生同样是徕卡发展初期的关键人物。
虽然麦克斯·别雷克教授的复古设计无法提供现代镜头令人赞叹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但在当时的年代其最大光圈时,仍然能够呈现精美,细腻的图像。
▲1913年,韦茨拉尔小镇,奥斯卡·巴纳克使用第一台带有50mm F/3.5镜头的原型机拍摄。
“我们没有能力创造完全没有缺点的图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完美的镜头。但是我们会不断的根据经验来纠正镜头的缺陷,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设计、生产的细节。
从镜头制作过程来说,必须选用质量上乘的玻璃镜片,经过细致严谨的打磨、抛光以及安装,成型的镜头在出厂前必须经过所有的测试工作后才能交付。保证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近乎完美的镜头。”
徕卡将这种精神不断继承与延续,时至今日,在技术更加成熟的年代,徕卡M系列镜头依旧是业界的楷模。其拥有着精湛的光学镜片技术和至臻的机械制作工艺,是专业技术的象征。
将双A(APO+ASPH.)变成顶尖镜头的标志之一的光学工程师,重塑“夜神”神线的发明人,SL系列定焦镜头家族背后的创造者。拥有30年从业经验,为新一代镜头贡献过诸多灵感与创新,代表了经久不衰的传奇背后那“不可量化的人为因素”。
“紧凑外形、光强把控、成像素质和坚实耐用,任何一款M镜头都必须能经得起这四重考量。”——Peter Karbe
徕卡的工程技术人员心中非常清楚,每一个镜头的设计结果都是结构方式与每个镜片间理想的配合。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拍摄出来底片都必须有很好的锐度和解像力。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和目的,光学工程师在力求达到镜头设计之初所设立的质量标准外,同时兼顾镜头设计对不同材料的表现能力,确保镜头由中央到边角都能展现出锐利、无色差、层次细腻丰富的要求。
在摄影领域,只有传奇的徕卡M镜头拥有如此高度的系统兼容性——自1954年起推出的所有M镜头都可以与任何一台徕卡M系统的相机组合。
这意味着每一台M镜头的生命力、耐用性、机械精度以及对历史产品的兼容性,都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量。
在150多年光学发展的历史中,徕卡始终追求着以最少的镜头原件实现最佳性能,这种不断演化创新同时一脉相承的“可持续性”,证明徕卡创建了一个结合了历史和未来的M系统。
“50多年来,Noctilux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德国精密技术与高超工艺突破极限的代名词。”——Peter Karbe
从第一支徕卡“夜神”Noctilux 50mm f / 1.2于1966年首次现身世界影像博览会惊艳世人,到Peter Karbe的职业生涯代表作“0.95”和75/1.25 ,Noctilux 系列不断在光学性质上达成实质性革新,Noctilux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德国精密技术与高超工艺突破极限的代名词。
徕卡Noctilux可以拍出浅短景深及出色的焦外成像效果,且在暗光条件下拍摄也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表现力,独立于镜头之巅。
Noctilux出色的成像性能归功于几类特制镜片的组合——反常色散部分镜片,高折射率的镜片,浮动元件组合两个稳定而精巧的非球面透镜。
非球面透镜的生产过程十分精密复杂,为了确保非球面表面达到理想化的精准无误,需要通过高精度的检测。
徕卡对镜头零件的组装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一丝不苟、合乎科学的,这就涉及到了机械结构以及光学设计。
优秀的组装工艺是优秀镜头的一半”。所以每只徕卡镜头总是严丝合缝,旋转推拉自如,连刻印的光圈,距离的标志都是那么严谨准确,镜头外筒的上漆工艺是无可挑剔的。
徕卡镜头是众多镜头品牌中最耐人寻味的,也是最有故事的一类。如果您拥有享有盛誉的徕卡镜头,您就能享有最佳的影像质量和色彩的表现。
即便光圈全开时,它仍拥有优秀的锐利度、反差和解像力。几十年来徕卡镜头一贯如此表现,这是徕卡人的杰作和骄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