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年 瓦良格至希腊之路建立诺夫哥罗德:波罗的海→芬兰湾→涅瓦河→拉多加湖→拉多加城(862)→沃尔霍夫河→诺夫哥罗德→伊尔门湖→洛瓦季河→经陆路至波洛茨克(862)→西德维纳河→经陆路至斯摩棱斯克(863)→沿第聂伯河经柳别奇和基辅(860)→黑海→君士坦丁堡
862年 邀请瓦良格-罗斯人赴诺夫哥罗德执政。留里克大公(戈斯托梅斯尔之孙)成为诺夫哥罗德大公(862-879),开创留里克王朝。建立穆罗姆、白湖城、罗斯托夫
879年 留里克逝世后,先知奥列格(留里克亲属)成为诺夫哥罗德大公(879-912),担任其幼子伊戈尔的摄政
912年 据预言先知奥列格死于自己的战马(被蛇咬死)。伊戈尔·留里科维奇成为基辅大公(912-945)
德列夫利安人杀死伊戈尔,因他再次前来索要贡赋。伊戈尔3岁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成为基辅大公(945-972年)。伊戈尔的遗孀奥丽加公主成为摄政王,实际统治罗斯(945-964年)。奥丽加为报杀夫之仇残酷报复德列夫利安人,并规范了贡赋征收制度。
奥丽加在君士坦丁堡受洗,成为罗斯首位基督教统治者。1547年,教会将奥丽加尊为“圣徒-使徒平辈”圣人。
亚罗波尔克与兄弟——德列夫利安公爵奥列格、诺夫哥罗德公爵弗拉基米尔爆发内战。奥列格战死,弗拉基米尔流亡海外,亚罗波尔克成为全罗斯统治者。
诺夫哥罗德公爵弗拉基米尔率瓦良格军队返回,杀死亚罗波尔克,成为基辅大公(978-1015年)。
弗拉基米尔在赫尔松(公元前424年建城,今塞瓦斯托波尔)受洗,并与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君士坦丁八世之妹安娜结婚。罗斯受洗。
弗拉基米尔(受洗者)逝世。亚罗波尔克之子斯维亚托波尔克成为基辅大公(1015-1019年)。1015-1019年内战爆发,斯维亚托波尔克下令杀害兄弟鲍里斯、格列布和斯维亚托斯拉夫(因此得名“罪人”)。
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占领基辅。斯维亚托波尔克逃亡至岳父波兰统治者波列斯瓦夫处。颁布首部罗斯法典《罗斯法典》。
诺夫哥罗德公爵雅罗斯拉夫(智者)在瓦良格人支持下于阿尔塔河战役击败斯维亚托波尔克,成为基辅大公(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迎娶瑞典国王之女英格格尔德(安娜)。
雅罗斯拉夫之女伊丽莎白成为挪威王后,长女阿纳斯塔西娅成为匈牙利王后。其子弗谢沃洛德迎娶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莫诺马赫之女。
76岁的雅罗斯拉夫(智者)逝世。其子伊贾斯拉夫继任基辅大公。1054-1073年:雅罗斯拉维奇三头执政(伊贾斯拉夫、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德)。佩列亚斯拉夫公国成立(1054-1362年)。基督教会分裂为天主教(西)与东正教(东)。
新一轮内战中,伊贾斯拉夫与弗谢沃洛德对抗侄子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鲍里斯·维亚切斯拉维奇。决战中伊贾斯拉夫与鲍里斯阵亡。弗谢沃洛德·雅罗斯拉维奇成为基辅大公(1078-1093年)。
奥拉夫成为丹麦国王,雅罗斯拉夫孙女英格格尔德成为王后。奥拉夫1095年逝世后,英格格尔德改嫁瑞典王子菲利普(后为瑞典国王)。
弗谢沃洛德·雅罗斯拉维奇逝世。伊贾斯拉夫之子斯维亚托波尔克成为基辅大公(1093-1113年)。
在弗谢沃洛德之子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倡议下,雅罗斯拉夫(智者)的子孙于柳别奇会盟,达成联合抵御波洛伏齐人的协议。
1113年 斯维亚托波尔克·伊贾斯拉维奇去世。基辅市民邀请60岁的佩列亚斯拉夫尔公爵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继承基辅大公位(1113-1125)。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形成。
1125年 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去世。其长子姆斯季斯拉夫继承基辅大公位(1125-1132)。
1130年 君士坦丁堡牧首将传为福音书作者路加所绘的《弗拉基米尔圣母像》赠予姆斯季斯拉夫大公。
1132年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帝)去世。其弟佩列亚斯拉夫尔公爵雅罗波尔克继任基辅大公(1132-1139)。雅罗波尔克在位期间,罗斯开始分裂为独立公国。基辅公国形成(1132-1471)。
1139年 雅罗波尔克·弗拉基米罗维奇去世。2月22日其弟维亚切斯拉夫继位基辅大公,3月4日即被斯维亚托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之孙弗谢沃洛德·奥利戈维奇废黜。
1146年 新一轮王公内战爆发(1146-1154)。弗谢沃洛德·奥利戈维奇去世,其弟伊戈尔·奥利戈维奇继位基辅大公,同年被废黜并出家修道。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之孙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继任基辅大公(1146-1149)。
1154年 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去世。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之孙罗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继位。塔林建城。
1155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之孙伊贾斯拉夫·达维多维奇短暂担任基辅大公三个月,后被尤里·多尔戈鲁基再次取代。
1157年 尤里·多尔戈鲁基去世。伊贾斯拉夫·达维多维奇第二次成为基辅大公(1157-1161)。以弗拉基米尔城为中心的东北罗斯形成(1157-1389),尤里之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157-1174)。
1176年 安德烈之弟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大窝)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176-1212)。
1185年 弗拉基米尔圣母升天大教堂遭火灾严重损毁,但《弗拉基米尔圣母像》奇迹般完好。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主人公——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公爵伊戈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组织征讨波洛伏齐人,兵败被俘。
1204年 法国十字军征服东正教拜占庭帝国,建立拉丁帝国(1204-1261),定都君士坦丁堡。原拜占庭领土上形成三个希腊国家:伊庇鲁斯专制国(1204-1337,1356-1479)、特拉比松帝国(1204-1461)和尼西亚帝国(1204-1261)。
1206年 铁木线年 弗谢沃洛德·大窝去世。其子尤里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12-1214年),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开始在其继承人之间分裂。
1216年 经过内战后,尤里之兄康斯坦丁·弗谢沃洛多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16-1218年)。
1227年 成吉思汗去世。其子窝阔台成为蒙古帝国大汗,孙子拔都成为金帐汗国(蒙古帝国西部兀鲁思)统治者。
1238年 拔都攻占弗拉基米尔和托尔若克,尤里·弗谢沃洛多维奇战死。其兄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38-1246年)。
1240年 拔都攻陷基辅。瑞典国王跛子埃里克入侵罗斯。19岁的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弗谢沃洛德·大窝之孙)因击败瑞典人获称涅夫斯基。利沃尼亚骑士团在教皇准许下入侵诺夫哥罗德领地,占领普斯科夫。
1241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将十字军逐出普斯科夫和伊兹博尔斯克。窝阔台去世,其妻脱列哥那摄政。
1246年 窝阔台之子贵由成为大汗。贵由处决亲拔都的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其弟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46-1248年)。
1247年 26岁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从贵由处获得诺夫哥罗德和基辅的统治权。特维尔公国建立。
1248年 亚历山大拒绝教皇英诺森四世授予的王冠及以改宗天主教为条件提供的反蒙援助。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无畏者)驱逐叔父夺取弗拉基米尔王座,但不久战死于立陶宛。其弟安德烈·雅罗斯拉维奇成为大公(1248-1252年)。
1252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应拔都之邀赴汗庭,获封弗拉基米尔大公(1252-1263年)。
1253年 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加冕为立陶宛国王,开启立陶宛与罗斯诸城联合抵御西方十字军和东方蒙古的进程。
1261年 尼西亚皇帝米海尔八世·巴列奥略收复拉丁帝国,重建拜占庭帝国(1261-1453年)。
1263年 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63-1547年)。11月14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逝世。其弟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63-1272年)。
1276年 瓦西里去世,亚历山大次子德米特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成为大公(1276-1281年)。
1281年 亚历山大三子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获得汗国册封的大公位(1281-1283年)。
1304年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去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侄子、特维尔王公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04-1319年)。
1316年 格季米纳斯成为立陶宛大公(1316-1341年),立陶宛公国在其统治下达到鼎盛。
1319年 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遇害。其刺杀者——莫斯科王公尤里·达尼洛维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孙)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19-1322年)。
1322年 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格罗兹内·奥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孙)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1322-1325年)。
1325年 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前往金帐汗国,杀死杀父仇人尤里·达尼洛维奇。乌兹别克汗处决德米特里。其弟特维尔王公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1325-1327年)。都主教费奥格诺斯特驻地迁至莫斯科。
1328年 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达尼洛维奇·卡利塔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28-1340年)。
1340年 伊凡·卡利塔去世。其子莫斯科王公谢苗·伊凡诺维奇·戈尔德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40-1353年)。
1353年 谢苗因瘟疫去世。其弟莫斯科王公伊凡二世·伊凡诺维奇·克拉斯内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53-1359年)。
1359年 伊凡·克拉斯内去世。苏兹达尔王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59-1363年)。
1363年 12岁的莫斯科王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斯科伊(伊凡·克拉斯内之子)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363-1389年)。莫斯科公国实际统治者为其监护人——都主教阿列克谢。
1380年 9月8日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在库利科沃战役击败马迈军队。脱脱迷失成为金帐汗国统治者。德米特里拒绝向脱脱迷失纳贡。
1385年 立陶宛大公雅盖洛为立陶宛改宗天主教,与波兰女王雅德维加联姻并成为波兰国王,立陶宛并入波兰。
1389年 38岁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去世。其子瓦西里一世成为莫斯科大公(1389-1425年)。莫斯科成为俄罗斯首都。
1399年 8月12日 维陶塔斯与脱脱迷失在沃尔斯克拉河战役中被帖木儿扶持的金帐汗国军队(统帅为帖木儿·库特鲁格汗和埃迪盖埃米尔)击败。费奥凡·希腊为克里姆林宫天使长教堂绘制壁画。
1425年 瓦西里一世去世。其10岁的儿子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维陶塔斯外孙)继承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大公位(1425-1433)。实际掌权者为都主教福季和索菲娅·维托夫托芙娜。
1433年 4月25日 尤里·加利茨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之子)攻占莫斯科,瓦西里二世逃往科斯特罗马。大帐汗国形成。
1434年 尤里·加利茨基去世,其子瓦西里·尤里耶维奇夺权。在尤里诸子支持下,瓦西里二世击败并刺瞎瓦西里·尤里耶维奇,后者得绰号斜眼。
1439年 喀山汗攻占下诺夫哥罗德。基辅及全罗斯都主教伊西多尔(希腊人)签署佛罗伦萨教会联合协议。
1441年 克里米亚汗国建立(1441-1783)。瓦西里二世囚禁伊西多尔,俄罗斯教会会议拒绝联合协议。
1446年 德米特里·舍米亚卡夺权并刺瞎瓦西里二世,后者得名失明大公。舍米亚卡成为首位全罗斯君主和大公。在贵族支持下瓦西里二世复辟(1446-1462)。
1471年 诺夫哥罗德与立陶宛大公卡齐米日四世结盟。伊凡三世击败诺夫哥罗德军队,迫使其放弃与立陶宛联系。
1477年 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1477-1478),市长玛尔法·鲍列茨卡娅主张投靠立陶宛。
1480年 乌格拉河对峙。克里米亚汗袭击立陶宛盟友大帐汗国都城萨莱。罗斯摆脱蒙古枷锁,实现独立。
1497年 与瑞典缔和。颁布首部全罗斯法典。英国殖民帝国开端(1497-1997)。伊凡三世国玺首现双头鹰徽。
- 1502年 伊凡三世揭发异端阴谋,将继承权交予儿子瓦西里,囚禁叶莲娜·斯捷潘诺夫娜并处决其支持者。克里米亚汗国门格利·吉雷与莫斯科联军灭亡大帐汗国。
- 1503年 立陶宛大公割让19座城市及70个乡(基辅、斯摩棱斯克、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除外)予莫斯科。
- 1505年 1月18日叶莲娜·斯捷潘诺夫娜逝世。10月27日伊凡三世去世,26岁儿子瓦西里三世继位(1505-1533),囚禁皇孙德米特里。意大利建筑师阿莱维兹·诺维主持建造克里姆林宫天使长大教堂,博纳·弗里亚津设计伊凡大帝钟楼。
- 1533年 54岁的瓦西里三世去世,4岁幼主伊凡四世(1533-1584)由其母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
- 1547年 1月16日16岁伊凡四世加冕首位俄国沙皇。2月3日迎娶罗曼诺夫家族阿纳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扎哈林娜。6月21日莫斯科大火引发反格林斯基暴动。
- 1550年 颁布《伊凡法典》,设立中央管理机构(衙门),组建射击军,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建立赫尔辛基。
- 1552年 伊凡四世攻克喀山汗国。8月2日圣瓦西里逝世,沙皇长子德米特里出生,伊凡四世重病。
- 1561年 利沃尼亚骑士团解体,爱沙尼亚并入瑞典,伊凡四世续娶切尔克斯公主玛丽亚·捷姆留科夫娜。
- 1569年 波兰与立陶宛组建联邦波兰立陶宛联邦(1569-1795),基辅归属联邦(1569-1654)。
- 1571年 克里米亚汗杰夫列特·吉雷焚毁莫斯科。18岁鲍里斯·戈杜诺夫迎娶特辖军头目马柳塔·斯库拉托夫之女玛丽亚。
- 1572年 杰夫列特·吉雷再度进犯遭米哈伊尔·沃罗滕斯基击溃,特辖制废除。8月24日法国圣巴托洛缪大屠杀(3万胡格诺派遇害)。
- 1575年 伊凡四世让位于成吉思汗后裔西梅翁·别克布拉托维奇(1年)。皇子费奥多尔迎娶戈杜诺夫之妹伊琳娜。
- 1584年 53岁伊凡四世去世,26岁弱智子费奥多尔一世(1584-1598)继位,姐夫鲍里斯·戈杜诺夫摄政。
- 1589年 莫斯科都主教约夫成为首位牧首,建察里津(伏尔加格勒)。戈杜诺夫之子费奥多尔(未来费奥多尔二世)出生,亨利四世加冕法国国王(1589-1610)。
- 1598年 1月7日费奥多尔一世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鲍里斯·戈杜诺夫经缙绅会议推举为沙皇(1598-1605)。
1604年 托木斯克建城。波兰出现自称伊凡雷帝幸存之子的伪德米特里一世(逃亡修士格里高利·奥特列皮耶夫)。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支持伪德米特里并允许其组建军队进攻莫斯科。
1605年 4月13日鲍里斯·戈东诺夫去世,其16岁儿子费奥多尔二世继位。伪德米特里下令杀害费奥多尔及其母亲与姐妹,自立为沙皇。
1606年 5月8日伪德米特里与波兰贵族玛丽娜·姆尼舍克结婚。5月17日瓦西里·舒伊斯基策动民众起义杀死伪德米特里一世。6月1日瓦西里四世·舒伊斯基加冕(1606-1610在位),成为留里克王朝末代沙皇。伊凡·博洛特尼科夫起义(1606-1607)。
1607年 6月12日斯塔罗杜布等北方城市宣誓效忠新僭位者伪德米特里二世(图申斯基盗匪)。瓦西里处决博洛特尼科夫与伪彼得。
1609年 2月28日瓦西里将今列宁格勒州土地割让瑞典以换取军事援助。夏季波兰向瓦西里宣战。伪德米特里二世同时对抗瓦西里四世与波兰国王。
1610年 7月17日瓦西里遭贵族政变废黜。8月2日伪德米特里二世进攻莫斯科。8月27日临时政府选择波兰王子弗拉迪斯拉夫四世为沙皇(其从未实际统治)。12月11日伪德米特里二世被侍卫长彼得·乌鲁索夫杀害。俄罗斯进入七波雅尔政府时期(1610-1613)。俄瑞战争爆发(1610-1617)。法国路易十三继位(1610-1643)。
1611年 出现伪德米特里三世(普斯科夫盗匪)与伪德米特里四世(阿斯特拉罕盗匪)。商人库兹马·米宁与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组建民军。
1612年 年初伪德米特里四世消失,夏季伪德米特里三世被杀。2月27日莫斯科楚多夫修道院中牧首赫尔莫根饿死。11月4日民军解放莫斯科。2005年该日被定为民族团结日。
1613年 玛丽娜·姆尼舍克宣称其子(伪德米特里二世之子)有权继承皇位。2月21日缙绅会议推选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开启罗曼诺夫王朝。农民伊凡·苏萨宁为救沙皇牺牲。
1654年 1月8日佩列亚斯拉夫会议通过合并决议。俄波战争爆发(1654-1667)。9月16日收复斯摩棱斯克。尼康改革引发教会分裂。
1676年 阿列克谢去世,15岁费奥多尔三世继位(1676-1682)。俄土战争爆发(1676-1681)。
1682年 4月24日旧礼仪派领袖阿瓦库姆被焚。4月27日费奥多尔去世。5月15日索菲娅公主策动射击军叛乱。5月26日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双皇共治,索菲娅摄政(1682-1689)。
1700年4月27日,彼得一世设计的帆船戈托·普列季斯坦齐亚号下水。7月3日,与土耳其签订有利的《君士坦丁堡和约》。
1702年彼得一世从瑞典人手中夺回奥列舍克要塞(诺特堡),将其更名为施吕瑟尔堡。卡尔十二世击败波兰军队,扶植傀儡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登上波兰王位。
1703年31岁的彼得一世新宠玛尔塔·斯卡夫龙斯卡娅(未来的叶卡捷琳娜一世)登场。5月1日俄军占领涅瓦河口的尼恩尚茨要塞。
1706年卡利什战役(波兰)获胜。彼得一世设立伯爵爵位,首位伯爵授予鲍里斯·彼得罗维奇·舍列梅捷夫。
1708年彼得与叶卡捷琳娜的私生女安娜(彼得三世之母)出生。设立首个俄罗斯省份——英格曼兰省,首府施吕瑟尔堡。
5月11日 卡尔·弗里德里希·希罗尼穆斯·冯·明希豪森男爵出生。俄国舰队在瑞典格伦加姆岛附近取得胜利。
俄罗斯帝国(1721-1917)1721年8月30日 与瑞典签署《尼斯塔德和约》,俄国获得利沃尼亚(拉脱维亚)、爱斯特兰(爱沙尼亚)和英格里亚(列宁格勒州)。
建筑师多梅尼科·特雷齐尼开始建造圣彼得堡大学沿岸街的十二学院大楼。彼得·伊万诺维奇·雅古任斯基伯爵成为首位总检察长,领导参政院。
1月28日 54岁的彼得一世逝世。叶卡捷琳娜一世成为俄罗斯女皇,实际统治者(1725-1727)为女皇宠臣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什科夫。
为处理国家要务,叶卡捷琳娜一世成立最高枢密院,成员包括:亚·丹·缅希科夫、加·伊·戈洛夫金、安·伊·奥斯特曼、彼·安·托尔斯泰、德·米·戈利岑、费·马·阿普拉克辛。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受邀来俄工作。
5月6日叶卡捷琳娜一世去世。彼得一世11岁的外孙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继位(1727-1730)。缅希科夫将反对者托尔斯泰、伊·伊·布图尔林、安·伊·杰维耶尔流放。5月12日缅希科夫成为俄国首位大元帅。为巩固权力,将女儿玛丽娅与彼得二世订婚。在奥斯特曼、戈洛夫金和多尔戈鲁基家族策划下,9月8日缅希科夫被剥夺所有头衔财产,流放别廖佐沃,1729年去世。3月31日艾萨克·牛顿逝世。
2月10日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之女安娜·彼得罗芙娜诞下彼得(未来的彼得三世)。5月15日20岁的安娜·彼得罗芙娜去世。11月28日彼得二世14岁的姐姐娜塔莉娅·阿列克谢耶芙娜去世。彼得一世旧部米尼赫任圣彼得堡总督。
5月2日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的索菲娅·奥古斯塔·弗雷德里卡(未来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11月24日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出生。11月30日阿列克谢·多尔戈鲁基将女儿叶卡捷琳娜与14岁的彼得二世订婚。
1月19日彼得二世在天花疫情中去世(当日原定与叶卡捷琳娜·多尔戈鲁卡娅大婚)。最高枢密院迎立伊凡五世之女(彼得一世侄女)37岁的库尔兰女公安娜·伊凡诺芙娜(1730-1740)。安娜撕毁限制皇权的《即位条件》,恢复专制统治。多尔戈鲁基家族失势: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及其子伊凡(彼得二世宠臣)、女儿叶卡捷琳娜(彼得二世未婚妻)流放别廖佐沃,瓦西里·卢基奇被斩首。安娜从库尔兰带回宠臣恩斯特·比龙。新建近卫军伊兹迈洛夫团。
在俄军支持下,奥古斯特三世·弗雷德里克继承波兰王位。萨克森任命莫里茨·利纳尔(未来安娜·利奥波多芙娜的宠臣)为驻俄公使。
俄土战争(1735-1739)。铸钟匠伊凡·莫托林铸造重达10000普特(约160吨)的沙皇钟。
7月17日伊凡五世孙女安娜·利奥波多芙娜(彼得一世侄孙女)与安东·乌尔里希·布伦瑞克公爵成婚。前彼得二世宠臣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多尔戈鲁基因伪造皇帝遗嘱被四马分尸。根据《贝尔格莱德和约》,俄国收回亚速,但归还奥恰科夫并失去黑海出海口。
8月12日安娜·利奥波多芙娜诞下伊凡(未来的伊凡六世)。10月17日47岁的安娜·伊凡诺芙娜去世。按遗嘱,2个月大的伊凡六世(伊凡五世曾孙)继位(1740-1741),其母安娜·利奥波多芙娜的舅舅比龙摄政。两周后米尼赫逮捕比龙,安娜·利奥波多芙娜成为新摄政。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切尔卡斯基任帝国总理大臣(1740-1742)。
11月25日政变后,彼得一世之女32岁的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即位(1741-1761)。伊凡六世终身监禁,23岁时在施吕瑟尔堡要塞遇害。安娜旧部米尼赫、奥斯特曼、安东·乌尔里希、安娜·利奥波多芙娜、列文沃尔德被流放。俄瑞战争(1741-1743)。
2月5日卡尔·彼得·乌尔里希(未来的彼得三世,伊丽莎白外甥,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抵圣彼得堡。4月25日伊丽莎白加冕。据传与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秘密成婚。
16岁的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与17岁的彼得·费奥多罗维奇(彼得一世外孙、瑞典王位继承人)成婚。叶卡捷琳娜的舅舅卡尔·奥古斯特·霍尔斯泰因-戈托普亲王曾是伊丽莎白未婚夫,1727年婚前猝逝。
7月30日谢拉菲姆·萨罗夫斯基诞生。10月1日叶卡捷琳娜诞下保罗(未来的保罗一世),10月7日其情人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萨尔蒂科夫被派往瑞典。拉斯特雷利开始改建圣彼得堡冬宫。
威廉·费尔莫尔率俄军占领柯尼斯堡及整个东普鲁士。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任帝国总理大臣(1758-1765)。
12月5日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攻克科尔贝格要塞。12月25日伊丽莎白去世,彼得三世继位。
彼得三世将比龙和米尼赫从流放中召回,颁布《赐予全俄贵族自由与特权诏书》,废除秘密办公厅,设立国家银行,将东普鲁士归还腓特烈二世,并准备对丹麦发动远征。4月11日,叶卡捷琳娜与格里高利·奥尔洛夫生下私生子阿列克谢(鲍布林斯基)。6月29日,33岁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推翻丈夫彼得三世,成为女皇(1762-1796)。7月6日,彼得三世去世。11月30日,叶卡捷琳娜任命格里高利·波将金为宫廷低级侍从。
废除乌克兰盖特曼自治权。叶卡捷琳娜的私人收藏成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基础。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成立。11月25日,叶卡捷琳娜的前情夫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当选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1764-1795)。
第一次俄土战争(1768-1774),俄罗斯争夺黑海出海口。5月28日,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伯爵的未婚妻因天花去世。10月17日,虐杀农奴的萨尔蒂科娃(达里娅·尼古拉耶芙娜·萨尔蒂科娃)在红场被锁于示众柱,标注酷刑者与杀人犯,她在狱中度过了33年。
8月15日拿破仑诞生。11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设立圣乔治勋章——俄罗斯帝国最高军事荣誉。
索菲娅·斯捷潘诺芙娜·拉祖莫夫斯卡娅(彼得·基里洛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伯爵之妻,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侄媳)诞下保罗·彼得罗维奇的私生子谢苗·阿法纳西耶维奇·韦利基(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孙)。根据《卡拉苏巴扎尔条约》,克里米亚汗国脱离奥斯曼帝国,成为俄罗斯保护国。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
普加乔夫农民起义(1773-1775)。叶卡捷琳娜成立矿业学院——俄国第一所高等技术院校。9月29日,19岁的保罗·彼得罗维奇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公主娜塔莉娅·阿列克谢耶芙娜(威廉明妮)成婚。
1月10日处决普加乔夫。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格里高利·波将金秘密结婚。行省改革将全国划分为50个行省。解散扎波罗热营地。彼得保罗要塞中,自称伊丽莎白一世与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之女的塔拉坎诺娃公主死于狱中。
4月15日保罗首任妻子难产去世。同年腓特烈二世为保罗引荐第二任妻子——16岁的符腾堡公主索菲·多萝西娅。叶卡捷琳娜斯拉夫建城。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克里米亚并入俄国,塞瓦斯托波尔建城。格鲁吉亚为抵御土耳其自愿接受俄国保护。48岁的奥尔洛夫亲王逝世。
第二次俄土战争(1787-1791)。叶卡捷琳娜率欧洲使团与奥皇、波王巡视克里米亚。9月17日美国宪法通过。
苏沃洛夫因雷姆尼克河战役大胜土耳其获封雷姆尼克伯爵。4月30日华盛顿就任美国首任总统。7月14日巴士底狱陷落——法国大革命开端。尼古拉耶夫建城。
6月25日保罗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诞下次子尼古拉(未来沙皇)。11月6日67岁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逝世。42岁的彼得大帝玄孙保罗一世继位(1796-1801)。
2月26日保罗在其出生地(亦是未来遇刺地)开始修建米哈伊洛夫城堡。4月5日都主教普拉东为保罗一世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加冕,保罗签署《三日劳役制法令》。
拿破仑占领马耳他。保罗一世当选天主教马耳他骑士团大团长。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帕伦任圣彼得堡总督(保罗遇刺案主谋)。3月12日保罗允许旧礼仪派建造教堂。
保罗与拿破仑缔结军事同盟,计划联合远征印度。8月25日英军占领马耳他。保罗与英国断交备战。12月2日敖德萨建城者里巴斯海军上将逝世。华盛顿白宫竣工。
3月12日保罗一世在米哈伊洛夫城堡遇刺,其23岁长子亚历山大默许政变后继位(1801-1825)。保罗遗孀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迫使帕伦辞职。亚历山大放弃马耳他骑士团大团长头衔,废除秘密侦查机构。南奥塞梯与东格鲁吉亚并入俄国。亚历山大修复与英奥关系。6月24日成立秘密改革委员会(成员:32岁科丘别伊、31岁恰尔托雷斯基、27岁斯特罗加诺夫、40岁诺沃西利采夫)。8月27日喀山大教堂奠基。
- 4月2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Ганс Христиан Андерсен)出生。
- 8月17日:64岁的米哈伊尔·库图佐夫(Михаил Кутузов)接替巴克莱·德托利指挥军队。
- 5月27日:德意志邦联(1815-1866)成立;俄罗斯境内建立波兰王国(1815-1915)。
- 4月17日: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大公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普鲁士的夏洛特)之子亚历山大(未来的亚历山大二世)出生。
- 1月16日:法捷依·别林斯高晋(Фаддей Беллинсгаузен)和米哈伊尔·拉扎列夫(Михаил Лазарев)发现南极洲。
- 3月:基辅成立“南方秘密协会”,由27岁的帕维尔·佩斯捷利(Павел Пестель)领导。
29岁的亚历山大·格里博耶多夫(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боедов)完成诗体喜剧《聪明误》。
- 7月3日:成立第三厅(秘密警察),由亚历山大·本肯多夫伯爵(Александр Бенкендорф)领导。
- 7月13日:十二月党人领袖佩斯捷利(33岁)、雷列耶夫(30岁)、卡霍夫斯基(29岁)、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29岁)、别斯图热夫-留明(25岁)在彼得保罗要塞被处决。
- 12月31日:俄罗斯帝国国歌定为《天佑沙皇!》,由阿列克谢·利沃夫作曲,瓦西里·茹科夫斯基作词。
- 8月29日:卡尔·席尔德(Карл Шильдер)设计的首艘火箭潜艇在涅瓦河试射成功。
- 8月: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Герцен)的圈子成员被捕;切列帕诺夫兄弟首台蒸汽机车试验。
-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与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之子亚历山大(未来的亚历山大三世)出生。
- 9月5日: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Эдуард Циолковский,俄罗斯航天理论奠基人)出生。
- 《现代人》杂志刊登35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在彼得保罗要塞所着小说《怎么办?》。
- 27岁的尼古拉·斯克利福索夫斯基(Николай Склифосовский)获博士学位。
- 波兰革命者安东尼·别列佐夫斯基(Антон Березовский)在巴黎刺杀亚历山大二世未遂。
- 帕维尔·雅布洛奇科夫(Павел Яблочков)在伦敦展览展示“雅布洛奇科夫烛灯”;11月30日获世界首个变压器专利。
- 2月19日:《圣斯特凡诺条约》签署,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独立,俄罗斯收回南比萨拉比亚。
- 英、法、德、奥、土联合遏制俄罗斯在巴尔干扩张;《柏林条约》修订条款:奥匈占领波黑,塞尔维亚与黑山领土缩水,南保加利亚重归土耳其。
- 3月31日:薇拉·查苏利奇(Вера Засулич)刺杀圣彼得堡总督特列波夫未遂,陪审团判其无罪。
- 4月2日:土地与自由社成员亚历山大·索洛维约夫(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овьёв)刺杀亚历山大二世未遂。
- 6月:“土地与自由”分裂为反对恐怖的“黑土社”(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领导)与恐怖组织“民意党”。
- 2月5日:23岁的民意党人斯捷潘·哈尔图林(Степан Халтурин)在冬宫餐厅下引爆炸弹(亚历山大二世因迟到未受伤)。
- 5月22日:皇后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去世;7月6日亚历山大二世与情妇叶卡捷琳娜·多尔戈鲁卡娅(Екатерина Долгорукая)秘密结婚(已育三子)。
- 3月1日:民意党人格里涅维茨基(Гриневицкий)刺杀62岁的亚历山大二世。其36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继位。
列宁通过圣彼得堡大学法律考试,在萨马拉法院任律师助理。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建(全长9288公里)。
- 4月25日: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公开展示世界首台无线日:诗人谢尔盖·叶赛宁出生。
- 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列宁)赴国外会见普列汉诺夫、李卜克内西与拉法格,回国后创建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联盟。
- 3月1-3日:彼得·司徒卢威倡议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RSDLP)第一次代表大会于明斯克召开。
- 1886年创立的技术学院更名为亚历山大三世电工学院(即后来的列宁格勒电工学院,LETI)。
- 1月9日:血腥星期日——军警镇压加邦神父领导的和平游行,引发第一次俄国革命(1905-1907)。
- 10月25日:临时政府被推翻,十月革命爆发。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列宁任主席),斯大林任民族事务委员,托洛茨基任外交委员,加米涅夫领导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12月7日,成立了以40岁的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为首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月5日,塔夫利达宫召开全俄立宪会议第一次会议,主席为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切尔诺夫。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因立宪会议拒绝承认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法令而退场。
3月3日,以托洛茨基为首的苏维埃代表团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因此丧失5600万人口领土。
9月1日,约阿基姆·约阿基莫维奇·瓦采季斯(1938年7月28日被处决)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