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治理积分制激发乡村新活力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事业单位编制是怎么分类的有哪些不同?为什么有的单位待遇一般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是体制内的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家在讨论事业单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事业单位是什么样的单位?不同的事业单位,待遇也是各不相同的。

  最近山东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成为了大家热议的事情,事实上肯定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转成企业,毕竟在事业单位这个体系里各个单位还是有区分的。尤其是不同单位有着不同的编制。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事业单位的编制类别有哪些?

  事业编制都需要签合同,最少签三年,有的也签五年,合同期满以后再续聘,一般都会续聘,但因为是签的合同,还会缴纳失业保险。

  公益一类大部分都是全额拨款的,是公益性最强的事业单位,是保障民生提供基础服务不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是稳定性最高的单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部分是差额拨款的,财政补贴一部分,剩下的需要单位自己去创收。所以,这个单位的待遇也要看单位自己的创收能力。

  现在公立高校、幼儿园、医院新进人员都是控制总量人员(也就是备案制),稳定性不如公益一类,人员流动也比较大。但是工资待遇一般还不错,创收好的单位收入也比较高。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的稳定性是事业单位里稳定性最差的,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完全看自己的创收能力,一般都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以后有较大可能转企,但是这些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也是具有公益属性的。这种单位有的收入非常好,但有的收入又非常低,比较极端。

  备案制就是控制总量编制,现在的高校、公立医院和公立幼儿园新进的人员基本都是控制总量人员(备案制),实际上不是实名制编制。之前的编制就是编制随人走,现在是编制属于单位,不属于个人。

  这个和普通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调动和晋升,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在本单位干一辈子,很少调动。普通事业单位人员可以自由调动,编随人走,而备案制人员只能在本单位,离开了本单位就属于辞职,无法调动。

  现阶段,编制备案制和事业编制都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主要制度,对于想在单位一直干的人来说,没什么区别,都比较稳定,入职和工资福利待遇都是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名义上都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有的人说备案制不稳定,主要是有些单位(例如高校和医院)开始搞量化考核,考核论文、项目、奖项之类的,完不成就被迫走人。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