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现场展示的户型平面图和大楼结构立体模型,居民们感到“新居梦”触手可及,美好的生活近在眼前。
始建于1966年的控江路501号-515号(单号),由两幢5层建筑组成,因房屋为大型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俗称“内江大板房”。作为《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出台后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项目,控江路501-515号(单号)成套改造项目是杨浦区历年来协议置换比例最高的项目,于去年9月28日实现首次征询高比例生效。如今,它又在新年里迎来了新进展。
当天上午,项目工作组在内江大板房楼下张贴《控江路501-515(单号)成套改造项目更新实施方案》,居民们激动地围着张贴公示仔细阅读。据悉,项目针对朝南户(02、03、04、05 室)共计160户采取回搬安置方式,朝北户(01、06室)总计80户采取置换或货币安置方式。对于160户回搬居民,项目详尽公示了成套改造后房源户型及面积;对于另外80户,项目具体解读了置换的房源或货币安置的具体方案。
控江路501-515(单号)成套改造工作组基地经理都旦尼告诉记者,“目前张贴的是征询意见稿公告,不是最终公告。接下来14天我们将开放式听取居民意见。”记者还看到,基地旁设立了居民意见箱,便于大家提出“金点子”。不仅如此,自项目启动以来,延吉新村街道每周与内江大板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开碰头会,反复讨论成套改造实施方案,并介绍成套改造经验,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做到改造细节处处倾听民意。
内江大板房每幢楼有4个门栋,两幢5层建筑共计240户居民,一梯6户,3户人家合用一套厨房与卫生间。由于房屋建造年代久远,存在设施老化及安全隐患,加上厨卫合用,居民常年面临着“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等生活困境,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居民周女士1996年就搬进大板房居住,“每天早晚三户人家排队上洗手间,厨房更是‘重灾区’,菜刚烧好放在煤气灶上,进屋拿碗期间就被老鼠拖走了。一到黄梅天,厨房间都是老鼠的尿骚臭味……”周女士说,成套改造是居民们期盼已久的“梦”。
成套改造后,居民的生活将会是怎样?据现场公示的六种户型图,未来房屋内部结构变更为独门独用厨卫,楼房则由原2幢房屋、8个门栋、1梯6户变更为2幢房屋、4个门栋、1梯8户。将朝北的80户全部抽离后,原本逼仄的老户型房屋将被改造成家家户户“南北通”的户型,平均每户增量面积可达10余平方米。考虑到社区高度老龄化,新居还会加装电梯。
在内江大板房住了55年的居民竺先生,仔细研究了公示图,“我们改造后是28.6平方米的A户型,增加了十几平方米,独立的厨房卫生间还有阳台都是新增面积。”更让竺先生惊喜的,以前户型朝南,南北不通造成室内光线昏暗压抑,黄梅天潮湿闷热,“改造后,居然变成了南北通透的好户型。”
作为内江路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上海卫百辛(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赵轶表示,“原来一梯6户中两室朝北、四室朝南,把朝北的两户进行异地安置,让朝南户全部回搬,这样能从房屋结构设计上做到南北通、一门关。”
杨浦区成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实行抽户异地安置的80户,将按照原住房建筑面积加上增量面积,结合楼层评估单价进行异地房源置换。现场公示了170套置换房源,包括95套公房、75套产权房,其中有约90套置换房源无需居民补贴差价,可以任意挑选置换。3月11日项目将正式拉开预签约工作,并于3月28日正式启动第二轮征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