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就没有平静过,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让芯片的竞争演变成了一场“华山论剑”。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虽然我们现在无法预测到底鹿死谁手,但可以肯定的是,芯片之争没有赢家。
不可否认,无论是断供华为芯片,还是推出四方芯片联盟,还是拉上日、荷签订新协议,这些都是老美手中对付我们的“王牌”。但也正是因为老美对芯片限制的层层加码,才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
美国原本以为只要切断中企与芯片核心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就能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但事实上,美国不仅低估了中企的实力,而且还低估了中国半导体反制的决心。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消息可知,中国半导体增加了对光伏硅片、雷达激光、稀土提炼和加工利用等七项限制出口的技术。尤其是限制稀土提炼和加工技术的出口,足以让半导体芯片巨头急的焦头烂额,究其原因,就是稀土是芯片制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优势远超美国在芯片上的优势。
而事实上的确如此,根据相关数据可知,2022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0万吨,而中国市场的稀土矿产量占比高达70%,拥有绝对领先的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市场,而且还是全球芯片原材料的供应大国。
正如荷兰ASML高管所言:如果停止向中国市场销售主流光刻机,那么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面临中断。
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日本住友集团将建立不依赖中国的新稀土供应链,而新的供应链计划在7月份开始运作。在外界看来,日企的举动证明了中国芯片反制开始生效了。
当然,如果有一两家企业试图绕开中国稀土供应链,那么是有可能成功的。但不要忘了,受芯片规则影响的企业还有很多,想要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绕开中国供应链几乎没有可能。也难怪外媒会说,绕开中国供应链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结果,恐怕连拜登也要傻眼了。从芯片法案再到美日荷三方协议,自己千算万算,也没有料到在中国芯片反制生效后会如此可怕。而自己的芯片企业不仅被贴上了“不可靠”的标签,而且还默默地承受了营收、利润双双暴跌的苦果。
反观近几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可谓是一片勃勃生机。自从亲眼目睹华为事件后,包括小米、阿里、龙芯中科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技企业都纷纷开始自研芯片,甚至连联想也加入其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企日均生产10亿颗芯片,而进口芯片也砍单了970亿颗。
当然,除了稀土提炼技术之外,中国市场还有很多反制“利器”,我们也提倡全球自由贸易,反制也并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更多的是规劝那些搞“脱钩断链”的人。更何况,我们最不怕的就是封锁,你越封锁,中国就越强大,中国空间站如此,中国隧道盾构机也是如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