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7于本月完成上市,共推出5款配置,售价区间32.98~45.98万元。其官方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月1日,智己LS7盲订订单突破10000单。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在微博上多次表示,近期智己体验中心客流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甚至出现了门店试驾排长队的现象。
只是,“打脸”来得太快。日前,据新浪科技报道,智己汽车大量盲订被转让。可见,智己LS7的盲订订单数据可能存在注水。这种靠注水数据力图挽救销量的伎俩,太小儿科了。
报道称,临近交付,有大量盲订订单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甚至有些转让用户还是智己汽车体验店的员工,称自己手中有“多余”的订单。
还有一位盲订用户表示,自己交了盲订定金,但还没有锁单,“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下LS7现在锁单量是多少?毕竟L7的前车之鉴摆在这里。”
智己LS7盲订需要支付的定金为888元。由于盲订需要支付的定金较低,智己LS7盲订订单数据的含金量也遭到质疑。
智己被上汽寄予厚望,在上汽内部被称为“一号工程”。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然而努力了半天,却始终没什么存在感。
此前,智己CEO刘涛曾透露,智己汽车2023年销量目标为4.5万辆,到2025年,希望能够达到20~30万辆的产销规模。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智己汽车的销量为4811辆。也就是说,要在今年实现4.5万辆的销量目标,智己汽车需实现超过800%的销量同比增幅。
种种迹象显示,背靠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大巨头,估值近300亿元的智己汽车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惨淡的销量表现,也不断遭投资者质疑,在上汽集团内部被命名为“一号工程”的智己汽车,逐渐成为上汽集团的沉重“包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车企开始热衷于搞订单模式,订单量轻松过万的产品比比皆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尤爱玩“产品预售”模式。
订单数据足够好看,确实会给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营造“这车真的很受欢迎”的假象。然而车企的订单数据是否“注水”了,专业人士对此“心知肚明”。
“车轱辘话”认为,与其制造假数据“自嗨”,不如归本正源,扎实做好产品,让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为你买单,这才是正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