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2日,一年前的今天,参加《白浪情•扬州文化盛会》的代表们在扬州报到,度过了几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这些天,有不少群友或撰写诗文,或转发视频、图片,回顾扬州聚会的情景。借此机会,我也说几句感受吧!
我们《白浪情》网络综合体去年在扬州举办的文化盛会,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化联谊活动。有关活动的全过程,我曾在一篇散忆中说了很多。一年后的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次活动之所以说她不可多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我们扬州盛会,不是一个单纯的聚会,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从一开始就是把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打造。这个“系统工程,又分为线上活动、线下活动两个部分。
线上活动,一是包括扬州盛会之前的征集文章、诗词、书画、摄影、音乐作品,在各大网站分了36个专辑推出,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二是在网上制作了《白浪情•群友相册》,征集了三百多位群友、近600张新旧照片入册,在众多网媒广为流传。这个相册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品味之高,这是迄今为止,任何战友群、同学群、同乡群微信相册没有过的;
三是我们还在线上征稿、编辑了《白浪情•扬州文化荟萃》一书,通过香港四季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推荐上架了美国亚马逊店铺,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铁道兵纪念馆、中国铁建展览馆收藏……线上活动,在网络大千世界,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
线下活动,主要是在扬州的几天活动,如:见面会、文艺联欢会、书画摄影作品展、笔友小聚、音乐酒宴、扬州特色早茶、参观游览(水利枢纽工程、瘦西湖、个园、留园等名胜古迹)、南京艺术团慰问演出、告别宴会……线下活动,每场活动都是一首叙事诗,可圈可点;每人都是一个跳跃的音符,合奏成一部委婉动听的交响乐,至今仍余音绕梁。
我们扬州文化盛会,特别注重在文化二字上做文章。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在《白浪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场见面会,我们实行“圆桌会议、不设主席台;不介绍领导来宾,大家都是同一个身份:退休老人;不接受任何团体或个人的祝贺;代表们合影留念,前排座椅不搞论资排辈,请年龄大、身体弱的代表自由入座。整个活动,以文会友、以诗会友、以字为友、以画会友、以歌会友;包括音乐晚宴、扬州早茶、订制茅台镇“白浪情专供酒、李渡元代古窑酿造的佳酿,处处彰显扬州活动是一台文化盛宴,代表们说:《白浪情•扬州文化盛会》,开了战友聚会崇文、重情的先河!
战友聚会,林林总总,有的或人多或人少,有的或豪华或简朴,但都不及我们扬州文化盛会所具有的特色,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机统一的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
所谓天时,我们把活动时间定在烟花三月之际,春光明媚,气候宜人;地点设在东南文化名城扬州,这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有文化的磁场,这是地利;最关键的是人和。《白浪情》从2015年秋,部分参加修建襄渝铁路的铁道兵老战友在鄂西北一个叫白浪的地方聚会,建立了一个普通的战友微信群,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打破了原地域、原部别的界线,海纳百川,发展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白浪情》网络综合体。她集《白浪情》公众号、九个着名网站的《白浪情》自媒体、近二十个《白浪情》系列微信群为一体,开拓了一个的广阔文化联谊大舞台,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啊!
《白浪情》群(网)友代表们,借助扬州文化盛会大舞台,对自己走过的路、淌过的河作一个回顾,进行一次展示,内容丰富,多彩多姿。文化盛会创意好,起点高,视野宽,影响面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白浪情•扬州文化盛会》具有不可复制性!
扬州文化盛会是后铁道兵时代一道文化大餐,是一台美仑美奂、无以类比的战友联谊活动。她给参与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也给众多的没有参加活动的群(网)带来了无限遐想,留下了些许遗憾!
这次文化盛会,不仅仅在大的场景上大手笔,彰显大气;在小的方面也是精雕细琢,秀媚婉丽。给人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的侵蚀感。如:代表胸牌,一般聚会代表证,都是用塑料套,过于简单。我们选用PVC材质,彩色印制,显得格外秀美。胸牌封面图案,除了会议名称、地点、时间外,还包含了铁道兵、白浪情、扬州风景等文化元素;代表证的背面,还用彩色印制了《白浪情》群歌《白浪河》的简谱、五线谱 、歌词的合成图谱,这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白浪情》编辑部网络工程师、原铁道兵一师四团一连(中央军委命名的“抗洪抢修模范连)文书李同罡战友设计制作的。还有扬州会议前后配套设计、印刷、制作的“白浪情标识图案、白浪情徽章、“白浪情扬州盛会掠影、花絮、美图……一览无余,数不胜数!《白浪情•扬州文化盛会》在铁道兵老战友心中,记忆永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