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关于仙界修仙无弹窗网友怎么看?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培训 > » 正文

“警妈妈”踏上巡边路为界碑描红!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红烧肉、油炸排骨、板栗鸡......”这些你平时经常在电视机前看到的美食,居然出现在了戍边民警的巡边路上携带的饭盒里。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猴桥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对边境一线开展巡逻踏查,描红界碑,守护国门安全。

  与以往“吃面饼充饥、喝雪水解渴”的巡边路不同,这次的巡边路上民警们一人带了一个饭盒,饭盒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原来,陪伴这群戍边民警24载的“警妈妈”——杨丽斌早早就为民警们准备好了这次巡边路上的食物,并提前用饭盒将它们打包好,与民警们共同开启国庆节的巡边旅程。从1998年到2022年,24年守护,在专职辅警杨丽斌眼中,这群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腾冲西部小镇猴桥地处中缅边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度让这里成为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主阵地,猴桥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驻守在此,担负着边境巡逻、治安管控、疫情防控等任务。

  “我吃在这里,住在这里,边境派出所是我的家,这群移民管理警察是我的孩子。”年近5旬的杨丽斌边说边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山坡上行走。作为这群移民管理警察的“老朋友”,24年来杨丽斌几乎每一天都和他们一同度过,与这群孩子们相知、相遇、相识,共同成长,互相进步。

  提起来到猴桥边境派出所工作的初衷,杨丽斌说,小时候在村寨里生活,她和父亲曾亲眼目睹村民因为打架斗殴而做出过激行为,是民警第一时间到达了村寨,守护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件事一直留在我心里,也坚定了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猴桥边境派出所工作的决心。”带着这个执念,杨丽斌怀揣自己的初心,来到猴桥边境派出所,用女性柔韧的肩膀扛起后勤保障的“半边天”。

  在自己宿舍的枕头下,杨丽斌罗列了她每天的作息安排:早上5点起床购买食材,6点半为大家准备早餐,10点左右开始洗菜、做饭,晚上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家休息。她说,这样安排,既能兼顾家庭,每月还能有自己的一份收入。

  来到猴桥边境派出所工作后,杨丽斌最想要的是一口大炒锅。“所里民警和辅警人很多,大锅炒起菜来一定很方便,菜也不会冷,也不用同一道菜炒很多次,影响菜品质量。”灶台旁整齐地排列着各种酱汁和调料,还摆着一碗腌菜和一碟芝麻,杨丽斌可以从中拿出几样完成腌制、爆香、调汁等工序。翻炒、颠锅这些技法,杨丽斌完成得轻松潇洒,俨然一副大厨的模样。

  “她第一次给我们做的菜是火烧肉。肥瘦相间的火烧肉,吃着特别香。”猴桥边境派出所民警陈锦睿说。

  现如今杨丽斌经常对照着抖音上的视频学习新菜品的制作,每次对照视频学习制作后,她会先找家人和同事试吃,获得满意的评价后再将新菜加入菜单,大家的意见也成为了杨丽斌改进菜肴的重要依据。

  “站稳,站稳,别摔倒。”巡边路上也少不了杨丽斌一路的叮嘱。今年国庆节,杨丽斌主动申请和所里的民警们共同巡边,虽说通往界碑的路,移民管理警察们曾走过无数次,但杨丽斌还是很担心这群孩子们。爬过高山,趟过河流,走到界碑处的杨丽斌用手中的画笔给界碑描红,戍守边疆24载,这条路杨丽斌走得越来越坚定。她是所有民警心中的“警妈妈”,用实际行动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在保山的边境一线,还有许许多多的移民管理警察和杨丽斌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国土,用忠诚爱国的情怀和矢志不渝的坚守,树立了祖国边境上的界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