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一场秋雨过后,武胜县猛山乡万民村天空如洗,村内一个个黑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肥厚饱满的桑枝菌正如雨后春笋般地蹭蹭往上窜,村民正在棚内采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桑枝菌因利用“废弃”桑枝为原料种植菌菇而得名,近年来,武胜县不断延伸和完善蚕桑产业链条,将“废弃”桑枝利用起来培育食用菌,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又撑起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我们采用‘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进行发展,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业务拓展等方式把关生产销售环节,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武胜县康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辉告诉记者,以前猛山乡所产的桑枝菌多由村上或业主自主对接各销售渠道,由于品质和产量的制约,价格往往上不去。今年,该公司与猛山乡共同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新业态和新机制,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而在品种上,通过对市场进行考察,武胜县康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选择了香菇808(俗称花菇),该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更是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
“桑枝菌是今年首次投产,菌棚占地4000平方米,有菌种五万棒,日均产量达2000斤,总产量达7.5万斤,产值75万余元。”曾辉说,桑枝菌的上市,在为各大市场提供优质新鲜的香菇货源,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还将有力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带动附近农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打开国外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值,同时对接武胜县各乡镇,发动农户积极参与桑枝菌种植,并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和拓宽销售渠道,让桑枝菌产业实打实地成为富民产业。”曾辉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