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激发乡镇(街道)活力,滨城区委编办主动作为,聚焦乡镇(街道)地域特色,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增强乡村振兴“驱动力”。
聚焦“特色”,确保机构精准设置。该办聚焦乡镇(街道)自身发展主导优势和目标,将全区乡镇(街道)根据地域划分为城区、城郊、乡镇等三类。配套建立《滨城区建立乡镇(街道)机构设置评估办法(试行)》,完善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乡镇(街道)机构设置需求评估表》,规范评估程序,采取“镇办申请—编办受理—评估论证—审议决定”的评估流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综合考虑各乡镇(街道)区位条件、主导产业、资源禀赋及综合发展水平,机构设置上最大程度上凸显各乡镇(街道)特色。
聚焦“过程”,构建联审联评工作机制。树立“精准特色”设置的鲜明导向,该办在乡镇(街道)陈述申报意向的基础上,组建“专业水准”评审队伍开展评审工作。即抽调多个部门(单位)业务骨干,组建“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全过程地深入到各乡镇(街道),分时段集中开展专项“机构审核+评估问效”工作。为确保评审结果更加精准,“双联”工作领导小组采取“123”评审模式(“1”:评审队伍相对稳定;“2”:评审小组相对稳定、评审对象相对稳定;“3”:评审人员专业化、评审沟通制度化、评审结果精准化),一方面,对前期乡镇(街道)机构的设置进行专项审核评估;另一方面,对后期机构运转情况进行评估问效,以“审”促优、以“评”促改,持续推进全区乡镇(街道)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聚焦“动态”,建立差异化编制调配机制。为确保乡镇(街道)的编制“放得出、收得回、用的好”,该办探索建立“四围绕、四结合”动态调配机制,通过围绕人员结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工作、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以及结合编外用人数量、近三年人员退休情况、近三年考核等次、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指标。差异化动态调配编制资源,确保实现编制资源“精准调配”,切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