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9·11”恐怖袭击事件22周年。9月11日当天,美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美国总统拜登在阿拉斯加参加悼念活动时敦促美国人“团结一致”并“拒绝极端主义”。22年过去了,美国远未实现当年所设想的“打造一个更团结、更安全、更繁荣的美国”,反而陷入了本土极端主义杀戮愈演愈烈的困境。
“9·11”事件不但深刻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也重新塑造了美国人的安全观。过去22年,美国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逐渐从海外转向国内。2022年9月11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在接受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采访时就表示,美国的“国家威胁”已经从国外恐怖主义转为国内暴力极端分子,这种变化与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仇恨意识形态、反政府情绪、虚假信息等在美国国内传播有密切关系。可以说,过去几年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社会持续撕裂、种族对立升级,成了美国戾气横行、暴力频发的“催化剂”。
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意识形态,近年来不断威胁美国少数族裔的生命安全。8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杰克逊维尔市一个非裔美国人占多数的社区发生“种族主义”枪击事件,造成3名非裔死亡。枪手随后自杀,据悉,事发前,枪手曾写下 “白人至上主义”言论的遗书与文章。这是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引发美国枪支暴力事件的最新一例。在此之前,2018年匹兹堡犹太教堂枪击案、2019年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沃尔玛枪击案、2022年纽约州布法罗超市枪击案等事件都与种族主义有密切联系。
这些案件都充分表明了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和政治社会极化对美国安全局势的严重负面影响。MSNBC8月28日援引不具名联邦官员的话称,种族主义“是一种全国性的祸害,是现代美国国内恐怖主义最致命的形式之一”。美国联邦政府2021年进行的一项全面审查发现,虽然这些袭击的制造者动机不同,“但都将暴力行为集中指向某一类或几类群体的社区”。审查报告指出,“出于种族或民族动机的暴力极端分子”,特别是那些“宣扬白人种族优越感”的人,是美国面临的最“持久和致命的威胁”之一。
此外,政治暴力愈演愈烈也在侵蚀美国人对制度稳定和安全的信心。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震惊世界,直接被联邦调查局定性为“国内恐怖主义事件”。今年4月以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连续遭到刑事起诉,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被联邦和州发起刑诉的前总统。尽管这些案件目前仍未进入庭审阶段,但在美国已经进入2024年总统选举周期的情况下,特朗普共和党党内初选领跑者的身份,仍让外界对这些起诉的政治动机产生怀疑。而特朗普每次出庭应诉前美国社交媒体上的喧嚣,地方警务和安全部门如临大敌的表现,都凸显出政治暴力对美国社会的负面影响。英国《卫报》7月25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越来越多两党支持者都表示,为了实现自己支持的政治议题,采取暴力手段是合理的。澳大利亚对线年选举周期可能会给美式民主带来更多威胁。可以说,愈演愈烈的政治暴力彻底撕下了美式民主的“遮羞布”,更让美国人失去了对国家前景的信心。
“9·11”事件已经过去了22年,美国经历了一代人的时间,举行了5次总统选举,发动并狼狈不堪地结束了两场战争,但美国人的安全感非但没有提升,反而不断被销蚀。这样的困局,值得美国政客深思。(聂舒翼)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着特征的气候变化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