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世界最悲伤的歌曲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家建造师 > » 正文

运城垣曲县历山镇:“五合并举”促“新村”融合发展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将22个行政村合并为9个“新村”后的融合发展作为重要课题,通过实行“人、财、物、治、效”“五合并举”,推动“新村”融合距离从“有”变“无”,实现了以行政村数量的“减法”换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加法”。

  党建引领促“人”合。一是“领头雁”带头合。把能力强、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进“新村”“两委”班子,通过开展理论专题培训,压实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增强村主干对“新村”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党员队伍先行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为载体,创新方式丰富组织生活,以交流培养感情,促进党员队伍实现先融合。三是活动引领群众合。把增强广大群众的认同感作为重要问题来解决,通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群众的集体思想和主人翁意识,促进村民的沟通交流和思想融合。同时,深挖原来村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让村民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实现并村、合心、聚力。

  严格监管促“财”合。一是安全灵活利用资金。严格落实村干部待遇,并以适当形式给予一定支持和奖励。各村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前提下,对资金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多余资金的利用率。二是严肃认真做好并账。支持历山镇纪委对行政村合并后的财经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跟进处理。同时,按照垣曲县财政、审计、农经等部门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按规定开展财务并账工作。三是严格规范公开公示。将清理认定后的资产、资源、债权债务情况在原村和合并后的“新村”分别进行公示,消除群众顾虑,争取得到群众理解与支持。

  整合资源促“物”合。一是资源统筹促融合。扎实开展“三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功能相对健全的中心村为主,采取改造、置换、购买、租用等多种形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1+N”模式,实现共享、互利、互惠。二是产业发展促融合。历山镇党委、政府严把产业发展规划关,指导各村因地制宜系统规划,编制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发展共同体,凝心聚力促产业兴旺。三是项目建设促融合。建立完善了全镇及9个村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通过实施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改善群众身边硬件环境,改变群众对“新村”发展的印象,促进合并村的深度融合。

  夯实基础促“治”合。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合村情实际,经过充分调研,及时修订“新村”的村规民约,并进行广泛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二是严格管理“三支队伍”。把抓“领头雁”队伍、党员队伍、群众队伍作为促进治理融合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培训、讲授专题党课、月季年工作汇报等活动,提高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媳”评选活动和“星级文明户”动态调整,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持续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各项政策到基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活动。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划分网格、充实力量,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治理体系。同时,用好历山镇综合行政执法“一支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为民服务促“效”合。一是建强服务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村”融合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规范设置党群服务中心、暖心驿站,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实行镇级干部包村负责制,加强对村级工作的指导、协助。对村组干部进行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职责任务,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群众信任。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基础工作目录、工作流程图、干部管理手册和便民服务手册,以制度促团结干事。实施村“两委”成员坐班值班制度,建立村干部集中办公、坐班和定期巡访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开展代办服务,方便群众事务处理。四是实施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以民生实事为主体的重点工作,以民生工程的实施见效促进“新村”融合,实施镇域生态保护和荒山治理修复,严格保护后河水库、李家河水库饮水安全,完成集镇景观风貌整治和集中供水改造,持续推进森林村庄、美丽乡村、旅游驿站建设,在文旅融合、农旅互动上做文章,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新村”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幸福感十足。

  行政村融合是一项长期工作,是一项重大工程。垣曲县历山镇将继续采取多形式的融合措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员干部作风切实得到转变,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具活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