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与任新民、黄纬禄、梁守盘一起被尊称为中国航天四老。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商纪连(1917年-1941年),又名商健民,浙江嵊州市甘霖镇(原白鹤乡)上沙地村人,1933年7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员,曾任共青团上海码头区委书记、淞沪游击队青浦支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三团一营教导员等职。1934年11月,受上级指派回嵊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组建成立嵊县共青团委员会,是嵊县共青团的创建人。1941年,在江苏江阴县祝塘反“清乡”战斗中牺牲。
俞菊生(1917年4月-1944年3月13日),浙江新昌人,革命烈士。1934年初中毕业。在国难当头之际,放弃继续求学深造,而投身于抗日战争之中,以其杰出的文学艺术才华,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曾担任上虞抗日动员委员会机关刊物《战鼓主编》和新四军浙东游击队五支队一大队三中队政治指导员等职务。1944年,在上虞徐家岙村为掩护上虞县办事处安全转移,率领5名战士与敌伪300多人展开激战,最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人,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西安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飞机的疲劳寿命》等。1964年2月,国防部授予徐舜寿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
吕型伟(1918年~2012年7月17日),浙江新昌人,中******员,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毕业。著名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亲历了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参与了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80年代,提出把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以外的信息渠道称为两个渠道,二者地位并重,引发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从此,第二课堂在全国流行。首先争取获得上海高考自主考试权,打破了全国一张卷的局面。
张效祥(1918年6月26日-2015年10月22日),出生于浙江海宁,中国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钟泉周(1919年~1949年),浙江镇海县柴桥人。早年在宁波日新街新学会社当学徒,后毕业西南联大电机系。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青年同盟,自此投身学生运动。1946年,进入上海公交公司保养场工作,被选为公司员工福利会理事长。上海解放前夕,组织公交工人进行反饥饿大罢工,并扩大到法商电车和三轮车工人。1949年2月16日,被国民党上海当局逮捕。次日被害于江湾,被称为上海公交三烈士之一。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为公交三烈士亲笔题词:为中国人民事业而牺牲,永远为人民所怀念。
李仲麟(1920年-2000年),浙江省鄞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军械部部长,莫斯科炮兵工程学院学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华东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观杰(1921年~1944年),原名石永仙,又名石子英,浙江上虞章镇任叶人。1938年只身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新四军,历任军部教育副官、连长等职,先后5次立功受奖。1939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冬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三北游击司令部当教育副官,负责新兵的军事训练工作,次年被浙东区党委任命为第七中队队长。1944年夏,日伪军在浙东三北地区加设据点,准备抢粮。7月下旬敌人企图占领慈溪东埠头抢夺秋收粮食,观杰奉命组织部队进入防御工事阻击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击,不幸中弹牺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