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唐朝魏征的这句话为什么上热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民间故事:总帮主舍己为人丢性命工人感恩抚幼子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朱子诚的官宦,朱家世代为官,又善于经营生意,到了朱子诚这一代,朱家早已权势通天,无人敢惹,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权势之家。朱家有一处私矿,经常会高价招募挖矿的的工人,奇怪的是那些工人大多数有去无回,平民百姓哪里斗得过官宦之家,那些失踪的工人家属也无可奈何。当地人都知道朱家铁矿是个吃人的铁矿,因此无人敢去做工。朱家只好将招募告示,贴在外乡招募。正巧在江州码头上,有一群靠着体力活吃饭的搬运工,看到张贴的告示,都觉得去挖矿要比当搬运工工钱高几倍,出来不就是想多挣点钱嘛。几个人觉得可行,就向总舵主建议,带着大家去挖矿。

  那时候百姓穷苦又无权无势,便私下里组织成各种帮会,互相扶持。有了帮会百姓们总算有个靠山。搬运工的的总舵主名叫孙罗山,是个高大强壮的男子。孙罗山听了工友的建议,深思熟虑后觉得可行,便领了一部分人决定去挖矿。朱子诚见来人十分欢喜,承诺以三倍的工钱交付,都将人收下了。孙罗山带着众人进了矿洞,渐渐地觉得完全不对劲。他们吃住都在山洞,常日不见阳光,挖矿本是个体力活,可是他们的饮食顿顿都是凉水和馒头,丝毫不见荤腥,条件十分的艰苦。挖矿本是个体力活,营养跟不上,人便会瘦弱,很多人营养不良都累得倒下了。孙罗山见此向管事的理论,明明说好的一天三顿米饭,顿顿有肉,来到这里后每天都吃的馒头,工人们没有营养,哪来的力气挖矿。管事却敷衍地说道:“大家都忍忍,刚开始花销大,等以后赚了钱,再给大家买些好吃的补身体。”

  时间过得很快,孙罗山等人已经挖矿三个多月了,可是当初承诺的工钱一个月一结,至今也不见动静。看着工人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还拿不到银子,孙罗山忍不住了,再次带着众人前去讨要,朱子诚淡淡说道:“事情有变,最近府上财务空缺,工钱改为半年一结!”脾气不好的工人听言,当即表明罢工不干,讨要工钱回家。朱子诚却命令下人,将其拖出来当众打死。从那以后,工人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干活稍微慢一点,就会遭到监工的鞭打,工人们有心罢工,可是想到那被打死的工友,只能暗自忍耐。半年工期到了,孙罗山再次讨要工钱,这次朱子诚却把工期改成了一年。工人们这才明白,朱子诚根本没有信用可言。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里商量对策见到亲人久不归家,便私下找到矿山要人,可是都被守门的仆人拦了下来。她们只好上书,状告县衙。朱子诚早就收买了县令,因此他们的状书都被拦了下来。

  夜晚工人们聚集矿洞,悄悄商量对策,眼看着一大半工人生病累死,却求救无门,孙罗山叹了一口气说道:“眼下没有其他的办法,我们只能靠自己了,我是你们的帮主,有责任带着你们出去。”孙罗山拿来一个木偶,上边写着朱子诚生辰八字,只见他将手指刺破,用血在木偶上画咒,随着纹路的完成,孙罗山的脸色越发的苍白,最后竟一口鲜血喷在了木偶上。工人们脸色巨变,纷纷上前询问。孙罗山气若游丝的说道:“我会些厌胜之术,只是此法需要以命抵命,我怕是不成了,日后你们出去,请帮忙照顾好我的家人。”说完,孙罗山便没了生息。当天晚上,朱子诚正在家中睡觉,突然觉得浑身似火,他痛的在地上打滚,没一会便死了。家人请来得道高僧超度,高僧皱眉说道:“这是被人下了咒,此法祸及仇人的家人,你们可得罪什么人,若将恩怨化了,便会安宁。”

  朱家人一听,心里便有了眉目,次日便带着银子,给矿洞的工人结清工钱,那些枉死的工人也得到了补贴。工人们拿着孙罗山的工钱参加他的葬礼,只见他的妻子丁氏和三岁的儿子孙一明泪流满面。从那以后,孙一明多了一推的干爹,那些工人们决定一起将孩子养大,以报答孙罗山的救命之恩。寄语:出门在外,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找工作的时候,莫要因为高价工资被人骗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出门在外,多一分细心,多一分保障。故事为民间传说,属于文学创作,人物情节均为虚构,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旨在丰富读者的业余生活。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