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唐朝魏征的这句话为什么上热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江河奔腾看中国丨“i江豚”小程序上线市民可认养数字江豚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9月24日,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队在长江城陵矶洞庭湖口附近江面,发现较大的长江江豚群体。数头江豚争先跃出水面,在这群江豚里至少看到了两对母子豚的身影。江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认为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如今,江豚的身影频现,活动水域扩大,成为了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的真实写照。据湖北日报客户端消息,9月28日,武汉市启动“数字江豚”生态建设,推动打造“数字江豚”城市IP。当天,“i江豚”小程序正式发布。“i江豚”作为武汉市“数字江豚”生态建设的线上平台,将形成江豚主题资源的共享,向江豚爱好者展示包括线上科普、数字藏品和文化创意在内的多项内容,全方位打造独具特色的江豚IP。“i江豚”小程序未来还将推出“数字江豚”数字藏品,鼓励爱豚人士和市民在线上领取认养专属的“数字江豚”,此外还将上线数字江豚文化衍生品商城,发布江豚相关表情包、背景、皮肤等。相关数字产品收入将捐给动物保护基金会。让江豚在数字世界自由跳跃,在现实世界回归江河。“江豚逐浪”的再现,得益于长江的水质和生态改善,也是长江保护成果的最直观呈现。湖北江段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武汉市推动“江豚回归江城”,建立了“江豚在线”直播平台,先后开展了“全民爱豚月——助力江豚重返武汉” “听他们讲江豚人工繁育的故事” 等江豚保护科普宣传。9月19日,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活动在武汉启动。这是继2006年、2012年和2017年之后,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实施全面禁捕后的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本次科考将全面掌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环境现状,整体评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科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效果,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长江江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江豚因其嘴角上扬,自带微笑,被人们称为长江里的“微笑天使”。2020年至今,武汉城区江段出现长江江豚超20次、近210头次。在宜昌城区江段,更有一片水域常年活跃着一群江豚,成为爱豚人士的“网红打卡点”。在长江支流汉江潜江段,近30多年来首次发现了江豚的身影。而2017年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极度濒危。“江豚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还有就是食源。”扬州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此前分析,江豚频繁出没,说明这段水域的水质环境有很大改善并持续稳定。“长江禁渔后,对江豚栖息的干扰明显减少,夹江小鱼也多了起来,饵料多了、干扰少了,江豚的活动水域进一步扩大。”从事江豚研究与保护40年的武汉市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表示,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禁渔对长江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投入到保护江豚,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这是看得见的巨大的变化,相信江豚一定会重返江城。”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