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头乡隶属平潭综合实验区,由屿头岛、鼓屿等岛屿和40多个礁石组成,东北与福清市海口镇、长乐区松下镇隔海相望。作为距离平潭最远的岛乡,屿头乡的办学情况如何?乡里的师生状况又是如何?近日,海都记者走进屿头乡屿头岛,了解海岛上的办学情况。
“我们的生源主要是来自屿头岛本岛,但是现在很多岛民都选择离开小岛,所以有些孩子也就被带出岛了。”屿头乡中心小学的李云焱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今年共招收475名学生,对比去年的505人,有明显的萎缩。而随着生源的萎缩,办学经费则逐渐拮据,仅能维持校园正常的运作,对校园的提升还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屿头乡中心小学的教师一共有40人。李校长表示,虽然目前教师的整体数量已经足够,但还会缺少一些副科老师。“学校大多是年轻老师跟老教师,中间年龄段的骨干教师流失很快,断层大,教龄在五年到十几年的,只剩几个了。”李校长叹道,因为海岛交通不便,条件简陋,所以很多非本岛的教师都不会选择扎根在岛,这也造成了教师更迭的速度偏快,教师团队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我们幼儿园总共有六个班级,小、中、大各两个班级,每个班差不多二十几人,一共有一百二十几位小朋友。”屿头乡中心幼儿园的林月园长说,“学校有13名老师,一个班会配备两位老师,年纪最大的34岁,最小的24岁,相差10岁。”林园长告诉记者,自己是2014年来到屿头乡中心幼儿园,而当时在校的老师目前仅剩两位。
不仅如此,由于小岛人口的流失,生源相对有限,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幼儿园的经营。“目前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基本运营,很难突破。”在生源本就有限的情况下,林园长还发现,岛上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不够重视,一些家长会认为小班和中班没有任何作用。“很多都当做是托管,来上个大班就走了。”
回忆起屿头乡中心小学从前的样子,李校长告诉记者:“九几年的时候跑道都是绕着教学楼做的,没有一个真正的操场。”他说,以前的校园很小,而现在学校的规模已经变大,各项配套设施也很齐全。
不仅如此,李校长还透露,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情况,着重从德育方面入手。“我们会不断给孩子灌输读书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能够沉下心来好好学。”他表示,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也和屿头乡中心小学开展结对帮扶,进一步促进了屿头乡中心小学的教学发展。
2014年林月刚来到屿头乡中心幼儿园时,幼儿园内只有70多名小朋友,而如今已上升至120多名。“还是有进步的。”林园长笑着说。
为了改变幼儿园生源紧张的状况,教师们一直都在乡里努力做走访工作。“一些家长刚开始会觉得我们是年轻教师,担心不能照顾好孩子。”
而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互动沟通,年轻的幼儿教师们逐步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慢慢地,家长也放心把孩子送入了幼儿园。
“从2019年开始,我们的人员就慢慢地增多了。”被问到学校的变化时,林园长告诉记者,她2014年来到这里时,幼儿园的室内装修都还没完成,外面的场地都还是泥土,而如今都修成了水泥路,园外的活动场地种了草坪,还增加了户外器械,设施一应俱全。
“二楼把功能室改成孩子的生活房,让孩子们能够学到一些生活经验,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林园长告诉记者,接下来,屿头乡中心幼儿园还会继续完善校园内部的设施,丰富一些课外课程。不仅如此,园内还会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亲子活动,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希望未来屿头乡的教育能够越来越好!”林园长满怀期待地说。
关键词: